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杂志图片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袈裟 来自大唐的圣物

    《东大寺献物帐》,以九件﹃御袈裟﹄起首,可见其深藏之意。

    作者: 镝霏   出自:2019年第11期

  • 丝绸 华美背后的大国浮沉

    日本正仓院中,收藏有一批唐朝的精品丝绸文物。透过这些丝绸,我们不仅能领略大唐的盛世芳华,更能发掘出一段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兴衰史。

    作者: 周宁   出自:2019年第11期

  • 法隆寺﹃梦﹄中的宝藏

    ﹃法隆寺献纳宝物﹄为何会与﹃正仓院宝物﹄同场亮相?法隆寺因何享誉﹃世界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走进法隆寺,就是穿过时间隧道,邂逅日本最传奇的历史人物,置身中国南北朝隋……

    作者: 谢田   出自:2019年第11期

  • 正仓院 繁花似锦大唐春

    完整保存至今的唐式木构建筑,万众瞩目珍藏数以千计的古代天皇及皇室传世宝物,世所罕见再现以唐文化为中心、辐射东亚至西亚的古代文明遗存,弥足珍贵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如……

    出自:2019年第11期

  • 边款 一位天才的自传

    边款,不只是印章的“配角”。细读边款,其中有艺术,有学术,有情怀,还有人生。

    作者: 周宁  王雎   出自:2019年第10期

  • 盖章 锦上如何添花?

    印章光刻得好不够,还必须盖得好,方能为作品增色。稍不注意,浮夸盖满了印鉴的书画,就成了“车祸”现场。如何盖章是一门学问,印章与作品之间的巧妙平衡,恰是中国人追求的……

    作者: 高文兴   出自:2019年第10期

  • 花押印 古人的花样签名

    龙飞凤舞的签名被吐槽看不懂?但这就是个性。宋元时期流行的花押,是千年前最时尚的签名。将花押入印,字与“花”相得益彰,似是非是之间,有趣也有用。

    作者: 陈佳臻   出自:2019年第10期

  • 文人印 刻出风雅乾坤来

    文人爱风雅。所藏之书,所绘之画,所观之物,都要用印章来标记。一杆铁笔,两行篆文,足以吟风弄月、托物抒怀、借古讽今。文人印里有乾坤。

    作者: 白马   出自:2019年第10期

  • 玉玺在手 天下我有

    玉玺是皇帝的印信,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从秦始皇制六玺到清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皇帝要这么多玉玺做什么?

    作者: 豆子   出自:2019年第10期

  • 道教法印 神的力量,人可用之

    法印能祛邪去疾、斩妖屠龙。最重要的,是降服人心里的魔障。

    作者: 梁石   出自:2019年第10期

  • 1
  • 2
  • 3
  • 4
  • 5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