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杂志图片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亦土亦洋绅士衣

    作者: 久久   出自:2019年第05期

  • 曾经的“新时代”

    出自:2019年第05期

  • 『五四』百年 | 风华与衣裳

    出自:2019年第05期

  • MICROHISTORY | 微历史·怪谈

    作者: 盛文强   出自:2019年第05期

  • 谁在“蛊”惑人心

    用一种特殊的毒虫就能左右人的一切,杀人于无形,并获得梦寐以求的财富。这是古代社会对于『蛊』可怕而诱人的想象。然而朗朗乾坤,科学昌明,『蛊』到底从何而来?

    作者: 初芽   出自:2019年第04期

  • 本期话题:盖紫禁城用的是什么木料?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木构件分为两大类,房屋整体承重部分称“大木”,其余门窗、扇等非梁架称“装修”。大木构架是一栋房屋的主体,即民谚所云“房倒屋不塌”中的“屋”。

    作者: 王敬雅   出自:2019年第04期

  • 桃花粉 胭脂泪

    “罗袂湿斑红泪滴。”红泪为何物?难道是红色的泪水?原以为,这只是古代诗人造作,哪知美人垂泪,总要经过涂抹过胭脂的脸颊。她的泪水,总有胭脂作陪。

    作者: 孟晖  孟晖   出自:2019年第02期

  • 时尚与妆饰古人很会玩儿

    俗话说:“三分人材,七分妆饰。”但是为何而妆,又如何而妆?在古代中国,妆容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出自:2019年第02期

  •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四个人的中国收藏

    馆方宣称,这里拥有的3.5万件中国文物,几乎每一件的来源都有据可查。它们出类拔萃,不存在真伪问题,这要归功于建馆初期的四个功臣。

    作者: 陆青松   出自:2019年第01期

  • 竹鼠 网红小兽的餐桌故事

    来自江西赣州的华农兄弟在短视频平台上,因为以各种花样吃竹鼠走红网络。竹鼠,这种本来让很多人看名字便望而却步的动物,也因此从“重口味”化身“网红小兽”。人们的观念骤……

    作者: 刘菲   出自:2019年第01期

  • 2
  • 3
  • 4
  • 5
  • 6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