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历史 听,鳌的形象史

    敖,即“鳌”的变体。鳌则是一种奇幻生物,其形象大致分为两种:一为龙首龟身,一为龙首鱼身,它们都来自古老的神话传说。奇特的是,它们源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

    出自:2019年第10期

  • 声音

    该碑刻立于大历十二年(777年),是颜真卿书风成熟阶段作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薛龙春教授表示,无论对于研究颜真卿此一时期的书法,抑或是碑刻书法“风格”诠释中的诸多……

    出自:2019年第10期

  • 近食就餐为即 餐毕离席为既

    即与既是甲骨文中一对常见的字。 即,本义为靠近食物就餐。汉代《说文解字》将“即”解释为:“即,即食也。”也就是入席就餐之意。后世,就餐的意思流失,只剩下接近、靠近……

    出自:2019年第10期

  • 中国印,信器也

    印章怎么盖在货物上?古时封存物体或递送物件,包括写在简牍上的书信,都会先用绳子捆扎,然后在绳结上封一泥块,再把印章盖在泥块上。那个被盖了章的泥块,是为封泥。

    作者: 黄秀芳   出自:2019年第10期

  • “药膳”无药也养人

    中国菜有“色香味形”四字诀,其实这后面还少一个“养”字,只是因为太难做到了,往往被忽略。也有人以为只有药膳才是“养”,这就是个误会了。

    作者: 韩韬   出自:2019年第09期

  • 南宋《枫鹰雉鸡图》 枭雄的目光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绘画中,归在南宋宫廷画家李迪名下的《枫鹰雉鸡图》,是一件特别的作品。且不说其精细的画法和优良的品质,单单站在这幅画面前,就足以感到它的特……

    作者: 黄小峰   出自:2019年第09期

  • 明代的命妇妆扮

    作为帝制时代的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代的妆饰文化进入了集大成时期。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的头面首饰,是明代妆扮的一大特色。当时的命妇,头戴一种特制的编制“髻”,其上插戴……

    作者: 扬眉剑舞   出自:2019年第09期

  • 两座“父子”王爷陵

    电视剧《甄嬛传》曾用力描绘了雍正帝爱妃甄嬛与果郡王允礼的恋情。河北易县永宁山下,有果亲王墓与果郡王墓,其主人正是允礼(后晋封为和硕果亲王)和所谓“甄嬛之子”——弘……

    作者: 徐广源   出自:2019年第09期

  • 海神:中国人的“人海经”

    人兽同体的《山海经》海神、喜怒无常的海龙王、温柔慈祥的妈祖……走近这些大大小小的海神,揭秘农耕帝国的“海洋密码”。

    作者: 南朝游侠   出自:2019年第09期

  • 辽西走廊:行走在山海之间

    在中国版图的东北方向,有一条与河西走廊相仿的地带:辽西走廊。燕山山脉与渤海之间,千百年人们的不断开发,造就条条大道,交织成了沟通东北与中原的“辽西走廊路网”。

    作者: 寒鲲   出自:201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