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枫鹰雉鸡图》 枭雄的目光
标签: 读画笔记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绘画中,归在南宋宫廷画家李迪名下的《枫鹰雉鸡图》,是一件特别的作品。且不说其精细的画法和优良的品质,单单站在这幅画面前,就足以感到它的特殊性:大。要论存世的宋代可移动的纸绢类绘画中尺幅最大者,非此画莫属。
苍鹰与环颈雉
这幅绢画,纵高189厘米,横长209.5厘米,面积达3.96平方米,几乎成正方形。画虽然巨大,景物却一点也不繁琐。画幅中间约二分之一的位置,一道略有起伏的线条,把地面和天空平分。这稳定的构图,被右上角的一块山石打破,一株树干苍老的古树,斜刺里从石缝里长出,在画中形成一个明显的等腰三角形。古树向左方伸出一根老枝,枝干近乎中空了,却仍有一分枝,叶片茂盛。一只鹰正停在枯枝上,俯身、扭头、侧目,注视着右下角一只仓皇逃走的野鸡。因为惊恐,野鸡嘴张开,边跑边鸣叫。山野之中,这一高一低、一左一右、一静一动、一强一弱,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一幕大戏的前奏。
画面左上角有一行落款,“庆元丙辰岁(1196年)李迪画”。不过,这行落款与李迪存世其他几件作品的落款,在书写风格上有些区别,有可能是后添的款。但无论这幅大画是不是李迪所作,都是一件能够反映出南宋人艺术追求的巨制。
画面的动物主角是鹰和野鸡,植物主角是那棵古树,都体现出一种对自然事物的精细的观察和描绘。野鸡,也称雉鸡,是对鸡形目雉科的通称,古画中常见的锦鸡就属于其中一种。不过一般所称的雉鸡,指的只是“环颈雉”。体形比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其显着特征,是颈部的末端有白色颈圈,与微带金属绿色的颈部形成对比。
责任编辑 / 刘睿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