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信器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10期 作者: 黄秀芳 

标签: 中华遗产卷首语   

如今除了书画家,有印章的人不多了,即便有,大多也是无处可用,束之高阁。私印式微,公印却依旧繁盛。

有一位朋友在政府要害部门工作,就时常用章。除了在文件上钤印公章,传送文件时也需要——文件装入文件袋后,用白纸条封缄,再在上面盖章。文件由人专送,中途任谁也不敢拆封。

然而,这一行为自古就有。我们来看《左传》记载的一个故事。

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鲁襄公出访楚国,季武子乘机占有了卞城。鲁襄公回国时,季武子派公冶前去途中迎候,然后又写了封信追交给他——“玺书追而与之”。玺书,即用印把信封上,好使对方信任,又防止他人窥启。其封信的方式和用意与今无二。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