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画廊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朱浩

朱浩

    责编/图编文章
  • 梅:落梅而知时已晚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老师原是想用一首《关雎》,来让她领悟『后妃之德』,可率真的她偏偏读懂了古人真挚的恋歌。这样的懂得与觉醒,也让杜丽娘在那株『梅子……

    作者: 王晓申 

  • 古代翻译官:这个差事不简单

    无论是万方来朝的华丽盛景,还是出访他邦的友好交流,又或者缔结盟约、传达教义,语言不通总是天大的难题。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地位不高,名……

    作者: 陈秋速 

  • 马背上的饮食

    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游牧部落性情豪爽的标志,但也给人们留下了饮食单一的印象。虽然简单,但自有一套饮食结构。实际上,辽金崛起时,横扫北方的铁骑声声中……

    作者: 田晓雷 

  • 齿落辞

    上海人将智齿叫做“情根齿”,据说,那是在懂得爱情的时候生长出的牙齿。这样一颗牙齿,总是伴随着疼痛而来,恰如爱情。牙齿,也能相赠吗?这似乎是个另类的信……

    作者: 迦陵千叶 

  • 片片红叶总关情

    片片红叶,首首情诗。多少寂寞,多少柔情,写在红叶上,漂于流水间。只待有缘人,读懂缠绵的心事,收藏浪漫的情思。

    作者: 莫大 

  • 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首脍炙人口的《相思》,令状如泪、色如血的红豆,成为了铭刻相思之情的最佳信物。且将红豆寄相思,思……

    作者: 秦七 

  • 羹汤之辨

    理清“汤”意变迁,首先要考察“羹”与“汤”的关系。羹汤常常并称,含义纠缠不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考证:“汤即羹之别名也。羹之为名,雅而近古;不……

    作者: 格利高里 

  • 汤膳 人生不可无汤食

    水自天上而来,物由大地所生,合于一锅,五味调和,就是聚天地精华于一体。煲汤就是煲人生。暖胃,暖人心。

    作者: 彭霖倩 

  • 从乳到醍醐 营养与美味的进化

    亚洲人体质特殊,不少人都有过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尤其是在少年儿童时期。但乳制品并未因此被打入冷宫,它的营养有目共睹。今人对它爱得无以复加,戏言“芝士……

    作者: 寒天 

  • 食物禁忌 你说相克就相克?

    食物相克的阴影,总是时不时地在餐桌上闪现,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生活,也令人矛盾不已——面对诱人而似乎又隐藏着陷阱的美食,究竟当吃不当吃?

    作者: 贻芥 

  • 7
  • 8
  • 9
  • 10
  • 11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