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胡 化胡而入俗

    在外行人眼中,有些乐器会被认为是“土气”的代表,比如二胡。事实上,这种“最接地气”的民乐,原本可是正儿八经的“外来货”。一个“胡”字,泄露了它的出身……

    作者: 如姬   出自:2018年第12期

  • 千回百转中国路

    胡入华,西向东;直而曲,曲而直;马上到怀中,轻拨到指弹……一番番弃旧革新,一次次改换新声,琵琶被称为民乐器中的百变神女。琵琶的故事,还要伴着一首首琵琶曲来聆听。

    作者: 贾明   出自:2018年第12期

  • 敦煌壁画里的乐队

    敦煌壁画中,有一个栩栩如生的音乐世界。眼花缭乱的乐器,形态各异的乐伎,编制不一的乐队,这些规模或大或小的乐队,有的使用奇特乐器,有的按照编制排列,甚至还有一支不用……

    作者: 朱晓峰   出自:2018年第12期

  • 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先秦中国是否存在七声音阶?中国的七声音阶源于何时?是外来传入的吗?这些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被一支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骨笛——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彻……

    作者: 杨沔   出自:2018年第12期

  • 攻守城武器 一物降一物

    一座平地而起的城墙,分开了敌我,也掀起了生死大战。为了攻城、守城,种种充满想象力的武器应运而生。

    作者: 彦杰   出自:2018年第11期

  • 以脏取胜 最邪门的兵器

    对付非常之敌,当然要用非常之兵器。一些因鬼神方术而生的奇葩兵器,也曾在古代战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 梁石   出自:2018年第11期

  • “镖”走江湖

    镖是什么?暗器。清人爱用镖,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民间异士,都打得一手好镖。甚至还出现了以“镖”为名的镖局。一支飞镖,一段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悄然逝去的江湖时代。

    作者: 徐攀  张悠慈   出自:2018年第11期

  • 火器 大明帝国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兵器在明代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其标志就在于热武器制造与应用的突飞猛进。火器参战结束了单纯依靠冷兵器搏杀的时代,也体现了中西方科技的碰撞与交流。

    作者: 周渝   出自:2018年第11期

  • 三国风云 神兵的虚幻与真实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对里面名将的武器无不了如指掌: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吕布方天画戟,等等。名将和神兵似乎是“风借火势、火借风威”,融于一体,纵横杀伐……

    作者: 杨睿   出自:2018年第11期

  • 北京城的 “金木水火土”

    屯、营、庄……当你重新审视这些通用地名时,不难发现,北京这座繁华兴盛的大都市,依旧未脱去历史给予的朴素底色。它们是怎么来的?

    作者: 杨睿   出自: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