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骨笛 一曲来自八千年前的旋律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12期 作者: 杨沔 

标签: 文物故事   古代生活   文化符号   

先秦中国是否存在七声音阶?中国的七声音阶源于何时?是外来传入的吗?这些曾经争论不休的问题,被一支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的骨笛——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彻底画上了句号。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管乐器

1999年,着名权威学术期刊《Nature》浓墨重彩地介绍了一种来自古代中国的乐器,并在封面上刊登照片,标题是“Sounds of the Stone Age”(石器时代的声音)。

此时,距离这种乐器被制造出来,已然过去了长达八九千年的历史;而它的面世,仅仅只有十几年时间。

鹤骨为笛
与较为常见的猛禽骨笛不同,贾湖骨笛的骨头来自丹顶鹤的尺骨,正如右图所描绘的,将尺骨锯掉两端的骨关节,而后在骨身上开凿五至八个不等的孔眼,即为贾湖骨笛(绘画/Debby)。
图为一支完整的贾湖骨笛(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动脉影)
贾湖地区风貌(供图/东方IC)。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的贾湖村,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后来被称作贾湖文化遗址,距今9000—7800年。

1986年5月,在第四次发掘中,第78号墓的墓主人身侧清理出了两段骨制长管,分别编为M78:1号和M78:2号。只见管壁上开凿有7个圆形穿孔,和今天的箫笛十分相似。到底是箫?还是笛?抑或根本不是乐器?主持发掘工作的张居中谨慎地将其暂定为“穿孔骨管”,以待将来求教于音乐专家。

责任编辑 / 安洋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