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杂志图片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满汉全席里的满汉关系

    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而言,食物只是出自果腹的需求,人类却是一个有趣的例外。对人来说,进食是表达情感、与他人交往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吃的并不是食物本身……

    作者: 郭文钠   出自:2011年第03期

  • 古代美男:艳羡与悲哀

    作者: 李芽  姬南   出自:2008年第12期

  • 日本“千岁丸”号 1862年的不速之客

    两个曾不约而同采取闭关锁国策略的政府,两个同样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的国度,此时此刻却被一艘不起眼的三桅帆船联系起来。几位踏浪而来的“遣清特使”饥渴的眼睛,看到……

    作者: 马赛屏   出自:2011年第03期

  • 大美不言寓于器

    漫长的岁月、大量的汗水、完美的技艺打造出的手工艺品,让使用者收获到取材天然、精工细作、个性、宜用的种种器物。日本美学家柳宗悦因此发出“回归手工”的呐喊。工业时代的……

    作者: 蒋蓝   出自:2011年第12期

  • 尺量寸造只为你

    这是已被人们遗忘太久的梦境,这是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精致,这是被时代所不容的不朽——量身定做,带你回味在飞速前行的生活里,被我们丢失了的慢与美。

    作者: 贝洛  姚瑶   出自:2011年第12期

  • 江南的染 水、手、木里的春水美色

    古人云:“五色令人目盲”,而今我们已习惯了“神奇”的化学染剂,我们在化学合成的千万色里,失明了太久。小篆的“染”字,由“水、手、木”构成,那是一种心也天然、材也天……

    作者: 顾力   出自:2011年第12期

  • 《百项中国传统制造技艺》名录(药) 寻找 遴选 珍赏

    《百项中国传统制造技艺》名录(药)

    出自:2011年第11期

  • 膏、丸、散剂 异之其形,同之其神

    “膏”独含膏滋之意,用于内服,每有养身、强体的功能,外敷即可疗伤去疾;而“丸”的读音,在吴语中近“缓”,所以,大凡丸药,药效来得迟缓,却能久存体内,长久作用;散(……

    作者: 醒月   出自:2011年第11期

  • 汤剂 游走在快慢之间的神奇

    汤剂作为中医最重要也最古老的剂型之一,相传早在商汤时代就已经出现,古语也早有“病于人者,上则汤剂”的说法。在时时处处讲求快节奏的当代社会,汤剂看来颇为耗时费力的传……

    作者: 翟华强   出自:2011年第11期

  • 药 师法自然的玄机

    受寒了要喝红糖姜水,上火了用莲心泡茶……恐怕大多数中国人随口都能说出几样中药,自觉不自觉地受用中药带来的好处。可是在现代人的眼里,中药似乎已经慢慢被当成了养生调理……

    出自:2011年第11期

  • 29
  • 30
  • 31
  • 32
  • 33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