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道金牌之后

    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八月初的一天,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正匆匆行进在庐州城外的大路上。忽然,一名风尘仆仆、气喘吁吁的驿卒从队伍后方赶了上来,随身还携带着……

    作者: 北溟   出自:2015年第08期

  • “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的”

    这两张图片拍摄的地点是同一个地方——北京东长安街。老照片拍摄于1952年,正好是北京城市进行大改造的前夕。1953年5月,北京开始酝酿拆除牌楼。着名建筑师、诗人林徽因当面指着……

    作者: 梁立   出自:2015年第08期

  • 钓鱼城记 东方麦加城下的逆转

    今年五月底,重庆合川钓鱼城古战场遗址正式启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被誉为『东方麦加城』的钓鱼城,在七百多年前,仅凭一己之力,独自抵挡蒙古铁骑数十载,一度拯救了风雨……

    作者: 秋原   出自:2015年第07期

  • 粮食与战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无粮食则亡”。粮食的重要性,历来为兵家所重视。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军队,由于性质和所处地位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和措施,来保障粮食供……

    作者: 徐平   出自:2015年第07期

  • 烽火中的戎装

    中国近代化军队的成长,走过一条艰难之路。从服装即可窥见一斑。抗战时期,装备简陋落后的中国军队,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穿着花杂不一的军装,吃着百家饭,在日军炮火下浴血……

    作者: 周渝   出自:2015年第07期

  • 俞大维:“一个人”的兵工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一首《大刀进行曲》在抗战时期传唱全国,极大鼓舞了军民的抗战热情。但是,现代战争不能凭血气之勇,兵器工业的比拼才是胜利的基石。在国难危局……

    出自:2015年第07期

  • 他们的抗战地图

    决定近代战争结果的,从来都不只是前线的炮火硝烟,后方经济和工业的比拼,也是胜负的关键。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而日本已经顺利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抗战这场不对等的战争……

    出自:2015年第07期

  • 构建陪都 蒋介石的阴谋和阳谋

    抗战时期,四川作为西南大后方,是抗战御敌的大本营,更是坚持抗战的精神堡垒。可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三年,四川却还是军阀割据、中央政府无法深入的王国。国民政府是如何在短……

    作者: 兰杨   出自:2015年第07期

  • 中日单兵装备大PK

    人们常说,抗战时中国装备与日军相差太远,但究竟差在哪里,差些什么,甚至到底差不差?这还需要我们来仔细比较一番。

    作者: 周渝   出自: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