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园 『中国洋楼』里的隐士家族

    被建筑家罗哲文称为『晚清第一园』的何园,是美丽而独特的。在最中国的园林里面,不时与西洋风邂逅:西洋玻璃,欧式壁炉,拱形门洞,百叶门窗……这座独特园林的主人,却不是……

    作者: 徐硕   出自:2014年第02期

  • 门神的千年守望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也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图画。除了司空见惯的纸质年画门神,各地还流行一种绘制(或刻制)的门神,它们与大门合而为一,冲击……

    作者: 于汐   出自:2014年第02期

  • 花馍之礼

    农历新年将近,山西闻喜的畖底镇东颜村,76岁的张端端和外孙女正制做花馍。花馍可谓中华面点中的奇葩。做花馍主要目的不是吃,而是依“礼”而为。

    作者: 贾欣   出自:2014年第02期

  • 米的N种新奇吃法

    中国人天赋的烹饪巧思,用在对米的加工处理上,便成就了五花八门匪夷所思的新奇米食。

    作者: 天笑   出自:2014年第02期

  • 花样面点心礼之寄

    中国面点,种类繁多。立春有春饼、二月一有太阳糕,清明有寒具,端午有五毒饼,七夕有巧果……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制的面点进行护佑。它们有的与历史相连,有的与民俗相通,……

    作者: 措大   出自:2014年第02期

  • 圣玛利皇家修道院 “黑面”圣母的庇佑

    西班牙卡塞雷斯省的瓜达卢佩是个一天就能逛完的小地方,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圣玛利皇家修道院,令这块弹丸之地熠熠生辉。与周边低矮的民房相比,修道院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显……

    作者: 周剑生   出自:2014年第02期

  • 胡同的“胸襟”

    从清康熙年间起,南腔北调即在北京斗法争胜,史称“花雅之争”。“雅”的是昆腔,“花”的是其他“流行曲”,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二黄调等。直到四大徽班进京,这场“斗……

    作者: 马赛屏   出自:2014年第01期

  • 《货郎图》里的物品社会

    在南宋,宫廷画家李嵩可能并非一位大画家,但他留下的一组《货郎图》却声名显赫。画中一位装扮滑稽的货郎,扛着堆积如山的各种货物,正向孩童和妇女叫卖。货郎担上的百货精细……

    作者: 黄小峰   出自:2014年第01期

  • 民艺镜头

    河南省固始县段集镇汪旱庄村,土陶烧造技艺;河南省固始县三河尖乡,柳编器皿制作技艺。

    作者: 王玉璞   出自:2014年第01期

  • 厕所里的文明

    每一个享用过中国厕所的中外人士,想必都对那里的景观和味道刻骨铭心。为何中国厕所没有走上洁净之路?为何纸的发明人长期不用手纸?要解释这些疑问,着实并不容易,其背后暗……

    作者: 顾卓   出自: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