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杂志图片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明十三陵陵区,埋葬着形形色色的男人和女人。有人死的轰轰烈烈,有人去的不明不白。一抔黄土,将一切画上句号。只是即便是画句号,也画得身不由己。

    作者: 侯晓晨   出自:2013年第05期

  • 梳妆楼 元人的伊斯兰幻境

    世代相传的掌故中,它是辽国萧太后的凉亭,抑或是带有密道的行宫前哨。专家口中它又化身为中国最早的伊斯兰建筑,而它曾经的主人则给中国带来了一次伊斯兰化的可能。传说与现……

    作者: 李晴   出自:2013年第04期

  • 唐家湾珠海的近代标本

    在南中国海滨有这么一个古镇,在国际通信不发达的19世纪,只要在信封上写下它的名字,美国旧金山的信就能平安到达大洋彼岸的亲友手中。这里,是民国时期1700多个县的模范标本;……

    作者: 唐省  罗玉芬   出自:2013年第04期

  • 大云山发掘的启示

    “前后出土文物万余件”,这是我赴江苏采访之前,在大云山汉墓相关报道中,看到的最多的评价,也是我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最大的期待。然而,初到大云山考古队工作站,队长李则斌并没有给……

    作者: 杨思  杨思   出自:2013年第03期

  • 发掘汉王陵

    2009年初,安徽省天长县境内发生了一起离奇的命案,在一辆被丢弃的私家车里,惊现两具男尸,死者未见任何伤痕,身上却满是黄土。这起抛尸案的第一现场,最终指向江苏盱眙大云……

    作者: 李则斌   出自:2013年第03期

  • “哼”出来的考古发掘

    一次考古发掘活动的缘起有许多种,有借由文物普查发现后的发掘,有被损毁或偷盗后的抢救性发掘,有对已经进行过的考古所做的更深入发掘。而我们这次考古发掘却不同于以往,它……

    作者: 秦大树   出自:2009年第10期

  • 龙门石窟:探索发现者的宝藏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虽造像华美、题刻雄健,有着“中国石刻艺术顶峰”之誉,但它历经战乱,不少造像被盗劫损毁。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一直在寻找流散在外的被盗雕像,……

    作者: 王振国   出自:2009年第10期

  • 神垕镇钧窑遗址:陶瓷上的那抹彩霞 陶瓷篇

    作者: 秦大树   出自:2009年第10期

  • 金银器中闪亮的是活生生的社会

    何家村金银器窖藏的发现,非常意外。当时由于西安南郊何家村收容站内“盲流”人口收容过多,需要扩建房舍,工人们在挖地基时挖到了一个大陶瓮,里面装有许多文物。在得到消息……

    作者: 韩伟   出自:2009年第10期

  • 何家村金银器:大唐的高度 工艺篇

    作者: 沈秦雁   出自:2009年第10期

  • 5
  • 6
  • 7
  • 8
  • 9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17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082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