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村金银器:大唐的高度
工艺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0期 作者: 沈秦雁 

标签: 西安市   历史拾遗   古迹探秘   

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窖藏,以其精湛的制造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古代金银器的最高水平。它从中国传统工艺制作中汲取营养,在承继中不断创新,并形成了自身独具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这些慑人心魄的金银器,已经成为全世界对大唐文明的共同记忆。
◎◎◎这只造型为八棱状的银杯,无论从人物的形象、服饰还是乐器、舞蹈,似乎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胡乐飘飘”的故事,使我们重新回到了那个胡汉同乐的盛唐。令人称奇的是整件器物造型充满着浓郁的西域色彩,杯身银地金花、装饰精细丰富,效果华贵之极,似乎在昭示着这件银杯有着非同凡响的经历。

1970年10月,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一个施工工地上,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唐代窖藏。里面有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陶瓮和一个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存放了1000多件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文物,其中金银器皿就有270多件。这批金银器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保存之完好以及价值之高,都是以往出土以及后来出土的金银器所无法比拟的,堪称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

何家村,在唐代长安城中属于兴化坊,我们在长安城的考古复原图上可以清楚地找到它的位置:位于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列第三坊,往北过两坊即皇城,东面隔一坊为朱雀大街,西北跨一步即是西市。在盛唐时期,兴化坊的周边为皇家贵戚和高官贵族居住之地。可是众多权贵中,谁会是何家村金银器的主人呢?

根据唐朝韦述编撰的《两京新记》以及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的记载,邠王李守礼所居住的地方为唐长安城兴化坊中部偏西南部位,与发现何家村金银器的位置吻合。因此,大多数专家认定这批器物的主人应为邠王府上之物。

李守礼是章怀太子李贤的长子,唐玄宗的堂兄,公元706年被晋封为邠王,后官至正一品,死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其子李承宁荫袭为嗣邠王。作为皇族,王府中拥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不足为奇,至于为何将这些金银财宝置于大陶罐中而埋于地下,则很有可能是为了躲避兆发于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当叛军安禄山的部下攻陷潼关,直逼长安,京城危在旦夕时,唐玄宗携杨贵妃和杨氏姐妹,在少数禁军的护卫下,率领部分王公大臣、皇亲国戚,仓惶离开长安城逃亡四川,李承宁当时也在逃难之列。由于情况紧急,加上府中财宝实在太多,他无法全部随身带走,只好把一部分财物装进两口大陶瓮和一个银罐中,就地挖坑埋藏起来,以便日后重新取出使用。然而这一期待竟没有实现,这宗埋藏于地下仅1米多深的宝藏,直到一千多年后才重见天日。

责任编辑 / 刘霞  图片编辑 / 汤剑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