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探索发现者的宝藏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0期 作者: 王振国 

标签: 洛阳市   读史笔记   古迹探秘   

发现者说

王振国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员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徐伟

1988年10月我被调到龙门石窟工作,随后的工作就是进行洞窟调查,我把它戏称为“钻洞子”。

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龙门石窟虽造像华美、题刻雄健,有着“中国石刻艺术顶峰”之誉,但它历经战乱,不少造像被盗劫损毁。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一直在寻找流散在外的被盗雕像,海外人士也在努力。但是追回流散文物的前提是必须建立详实的文物档案。所以,我的工作便是“钻洞子”,绘制出洞窟的龛像分布位置图,为洞窟文物建立档案。

龙门石窟有大小洞窟两千三百多个,其中万佛洞是位于龙门西山中部的大中型洞窟,这是一面积约60 平方米的双室洞窟,通过高4米的圆角方形窟门,进入主室,会看到在主室的南北两壁上共雕凿着15000尊小坐佛,所以被称作“万佛洞”。万佛洞是唐代内道场(宫内佛寺)智运禅师与大监(宫中女官的官名)姚神表为唐高宗皇帝、武后及诸王做功德所造的窟,故窟内雕饰华美,因而也遭到盗凿者的特别青睐,尤以民国时期为甚,比如主室前壁的二天王头像、正壁二菩萨头像等,还有下层大大小小的佛雕头像均不翼而飞或被有意毁坏。前室两侧本来有两座狮子像,形体高大而威猛,现在却分别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为了搞清万佛洞的家底,我在1996年冬季开始对万佛洞进行全面的调查。洞窟里搭建了脚手架,当我攀到4米以上,到达紧挨主室前壁窟门上方位置时,有一个小龛之下的造像题记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仔细地查看完这则造像题记后,大吃一惊!虽然近百年来,中外研究者纷纷来到龙门石窟,但这则题记却从未被中、外的任何一家着作着录过,我也从未听龙门石窟的研究人员提到过。这个像龛不大,仅宽35公分,高46公分,内造一立身观音和一舒相坐地藏菩萨,龛下题记文字共7行,计47字:

责任编辑 / 康晶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