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圆明园

    我去了5趟圆明园,每次都想照着手中的《圆明园盛景图》一一访遍,哪怕是找到一个基座、一块石头也好。直到与同事余荣培、金建辉去拍摄“圆明园”专题的封面时,我终于放弃了……

    作者: 戴莹   出自:2014年第10期

  • 雅安古严道 西南丝路的一堂政治课

    西南丝绸之路上,有条被“清风雅雨”冲刷着的神秘古道——旄牛道,它是中国最早对外陆路交通线的重要一段。古道上有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小村,村人从事着渊源久远的手艺活,村……

    作者: 唐建   出自:2014年第10期

  • 发现者说 邂逅石渠吐蕃石刻

    在我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库房里,有三幅石刻拓片,每次要拿出来展示,都是一件“麻烦事儿”,因为它们太大了,大到即便放在办公楼的门厅,也无法完整摊开。这些拓片来自……

    作者: 王婷   出自:2014年第10期

  • 四千米高原上的千年石刻

    『六月飞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这就是石渠,四川省甘孜州西北边陲的一个县,海拔平均4580米,被誉为『生命禁区』。就在这里,2010-2013年,考古人员接连……

    作者: 张延清   出自:2014年第10期

  • 他们看见了圆明园

    在“万园之园”圆明园建成后,从来不乏西洋人身影:有为皇帝效命的西洋画师,有前来面见皇帝的外国使节,还有贪婪的入侵者和掠夺者……在他们的回忆录或书信中,关于圆明园的……

    出自:2014年第10期

  • 1873年的圆明园

    夏宫,是外国人对圆明园的称呼。1873年,这座夏宫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尽管一直有士兵把守,但早已力不从心。这一年,在大清海关工作的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Ohlmer),与朋友……

    出自:2014年第10期

  • 圆明园里的植物密码

    造园者借它们画龙点睛,帝王用它们宣扬教化,而今天,我们则借助它们——四时花木,来读懂圆明园的文化密码。圆明园中曾盛放哪些奇花异草?每个庭园景观的植物如何巧妙组合?……

    作者: 吴祥艳   出自:2014年第10期

  • 发现指纹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指纹”上似乎得到了印证。人类对指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岁月。指纹的实用价值也逐渐得到利用,今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在这方面,中国古人堪称……

    作者: 沈国文  宁军丽   出自:2014年第09期

  • 寻找散落在河北大地上的石窟

    几位年轻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虔诚的佛教徒,启动了一场关于石窟的寻佛之旅。他们用摄像头,记录下散落在山野间的点滴佛光。这是一场罕见的石窟寻踪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之旅,也是一次对佛教艺术的忠……

    作者: 张雯   出自:2014年第09期

  • 斯普利特,“定居”在罗马

    当代建筑思想大师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的最后一章,赞扬斯普利特是一座“触觉之城”,这个形容颇令人费解。阿尔多这样解释:“似乎所到之处都在双手就能够建造的尺度之……

    作者: 周剑生   出自: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