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散落在河北大地上的石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9期 作者: 张雯 

标签: 邯郸市   武安市   历史拾遗   文化遗产   古迹探秘   

几位年轻的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师,虔诚的佛教徒,启动了一场关于石窟的寻佛之旅。他们用摄像头,记录下散落在山野间的点滴佛光。这是一场罕见的石窟寻踪和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之旅,也是一次对佛教艺术的忠实记录。第一站——河北。在那里,有北齐宏伟壮丽的皇家石窟、造像健美婀娜的隋唐石窟、世俗而亲切的宋窟……无独有偶,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内,几位佛教考古专业的学者也对河北石窟做了考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目的,却共同探寻着关于河北石窟的奥秘。

这是邯郸北响堂中洞的一尊胁侍菩萨像。菩萨面相方圆,丰腴圆润,体现的是北齐的审美观,而繁复的衣褶、华丽的璎珞,则仍带着一点北魏的遗风。

2013年7月,几个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同好提议进行一次短期的石窟考察,而距离北京最近的河北省无疑是最佳选择。河北集中分布着规模不等、时代不同的中小石窟群二十余处,与城市中香火缭绕、游客云集的知名寺观不同,隐于山野的石窟更能让人觅得清净、心神安宁,而相比气势磅礴的云冈、绵延千年的敦煌,河北石窟则少一分霸气,多一分含蓄,引人入胜且耐人寻味。

邺城佛国的西域风

位于邯郸峰峰矿区的南北响堂山,是河北最着名的佛教石窟,也是我们此行的第一站。而第一站却是在雨中行,透过雨帘,位于北响堂山顶处的石窟在茂林中闪现,陡直的崖壁和宏丽的窟顶、明窗,显示着它的非凡气度和神奇魅力。北响堂有三个大洞,外观奇特。高大的拱门上方雕刻着仿木构窟檐,加盖覆钵式窟顶,装饰山花蕉叶及高耸的塔刹,如同倒扣着一只华丽的碗钵,给冷冷的石壁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仿佛一道通往异域的大门在面前打开。

更让人倍感新奇的,是窟内色彩犹存的造像。与龙门北魏造像清秀瘦削、褒衣博带的形象截然不同,响堂山的佛、菩萨身姿丰腴圆润,衣着轻薄贴体,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特别是北洞和中洞中心柱后壁凿隧道的形制,也是新疆克孜尔等龟兹石窟的特征。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图片编辑 / 余荣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