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707年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经历了310年的风风雨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一场大火,点燃了圆明园。火后的圆明园还剩下什么?一片荒土,断壁颓垣?是也不尽是……
作者: 刘阳
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抛头露面,女商人凭着自己的头脑和劳动,挣出自己的小天地。巾帼绣鞋不曾束缚住她们,三从四德不曾禁锢住她们,在一代代的市井繁华中,她们……
作者: 苗子兮
榆荚落时,二、三月间,农人种下蓼蓝,六、七月采集,九、十月又成熟,一年之中生生不息。虽名蓼蓝,它却是红花绿叶,这蓝之一字,从何而来呢?
作者: 王晓申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美国四大博物馆之一。在美利坚文明的发祥地、美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这座博物馆堪称全美收藏中国文物的七大中心之首。“殊荣”来自……
作者: 如辰
闷热的城市夏夜,蚊子轻而易举的飞入房间,扰人清梦。在没有蚊香和电蚊拍的古代,人们该如何度过蚊虫纷扰的夏季呢?
作者: 寒天
又是一年盛夏,各路媒体又开始频繁报道国内城市遭遇洪涝的消息,年复一年的人员伤亡令人叹惋。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与洪涝的斗争已经持续了数千年,为何直……
作者: 喻翔
方言也会行走。有时它形单影只,离乡背井,走到千里之外,扎下根来。水土改不了它,夷蛮撼不动它,就这样“守”成了方言大海里的一片孤地,它的名字叫“方言岛……
作者: 顾小绿
一座衡山,有三种湘语,可谓是对面相问不相语。这里的山与河如何影响了方言区的分布?
作者: 彭泽润
粤语因其难懂而被戏称为鸟语。然而,这些北方人耳中的“天音”,传着古汉语的衣钵,存着古百越语的遗风,甚至混杂外语词汇……谁会比它更传统?谁又比它更潮流……
作者: 李敏盈
一句闽南腔,勾起许多情。泉、漳古镇、潮汕渔村、海南小岛,甚至异国他乡,闽南语都能找到知音。本自中原而来的声调,踏上千里南征路。一路上,有多少悲欢喜乐……
作者: 陈佳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