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
黏滑清爽“野睡莲”
标签: 博物餐桌

一级保护的水生植物
莼菜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也许不少北方及内陆地区的群众“没吃过也没见过”。如果有机会去江南游览,你会发现饭馆的菜单上,大都会有“西湖莼菜羹”。若问服务员,这莼菜是什么啊,回答通常是:一种水生的菜。
等菜羹端上桌,你用勺子去捞里面的菜叶,就会发现叶子形状十分奇特:两头尖,中间向内卷起来,看上去像是还未展开的嫩叶。如果想要一窥莼菜叶子的真实面貌,就得努力在汤羹里找几片不那么鲜嫩的老叶,在盘子里把内卷的部分舒展开。这么一来,你会得到一片迷你睡莲叶。

莼菜的叶片展开时,和睡莲叶十分相似,也是近乎圆形,漂浮在水面。毕竟它和睡莲本来就是亲戚,在植物学中原本归属于睡莲科。最新的研究观点认为,莼菜和其他几种水生植物,可以单独成立一个“莼菜科”。既然叶子长得差不多,为什么要让莼菜独立门户呢?看看莼菜的花就知道了:花小,红褐色,有3~4枚细小花瓣,跟睡莲明显不同。再看果实,莼菜结坚果,而睡莲果实为浆果,差异就更显着了。
别看颜值比睡莲低了好几个档次,莼菜本身却可谓金枝玉叶,备受人类呵护——虽然人工栽种的莼菜是江南名产、家常菜肴,不过野生的莼菜,却被定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莼菜早在先秦时,就已经是知名蔬菜,因为“其性纯而易生”得名。不过如今,随着野生莼菜所需的洁净湿地迅速消失,为保留种质资源和基因多样性,野生莼菜被列为了保护物种。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