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分类学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11期 作者: 阿达 语泰 

标签: 博物餐桌   生活百科   

蛋糕可以说是当今人们最熟悉的食品之一,种类多如天上星。但要分辨琳琅满目的各路蛋糕的区别,也不知是吃出来容易,还是说出来更容易些。

蛋糕vs饼干、面包

1991年,英国税务局将“麦维他”食品公司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该公司“挂羊头卖狗肉”——销售的“嘉法蛋糕”应该是饼干。其实对消费者来说好吃就行,是蛋糕还是饼干并不重要。但对税务局来说,差别却很大。因为税法规定:涂巧克力的饼干要多交一笔增值税,而巧克力蛋糕就不用。而“嘉法蛋糕”呢?它核心是一枚扁平小巧的海绵蛋糕,再加上果酱夹心和巧克力外壳组成,看起来确实很像饼干。

酷似饼干的嘉法蛋糕

为打官司,公司制作了一块超大的嘉法蛋糕,向法官展示蛋糕的三大特征:第一,原材料为鸡蛋、面粉、砂糖和黄油;第二,质地松软,不像饼干般“酥脆”;第三,它跟普通蛋糕一样,放久了会变硬,而饼干放久了会变软。法官信服,判产品是蛋糕,不用多缴税了。

今后分不清蛋糕和饼干的时候,回想这个案例就好。然而在蛋糕集中出现的地方,还有面包呢?蛋糕和面包的最大区别,在于“膨发”方式,面包靠化学膨发——酵母发酵;而蛋糕主要靠物理“打发”——搅拌鸡蛋、黄油产生气泡。

蛋糕四大原料
面粉是蛋糕的主体,含有淀粉和蛋白质。加水后,一些特殊蛋白质经过揉捏、搅打,会变得互相黏连而有弹性,形成“面筋”。面筋极具弹性和可塑性,受热后凝固,就会跟淀粉一起,塑造出蛋糕的“骨架”。根据面筋含量高低,面粉可分为高筋粉、中筋粉和低筋粉。蛋糕多用低筋粉和中筋粉,高筋粉面筋太多,做出的蛋糕不够松软。
糖类赋予蛋糕甜蜜的味道,最常用的是砂糖。将砂糖与油脂、蛋液搅和时,砂糖那带棱角的晶体结构能切开其他配料,有助于气泡形成。而且糖类吸水性很强,能抑制蛋白质和水分子结合,从而抑制面筋生成过多,使面糊软硬适中。
鸡蛋是蛋糕的灵魂,决定蛋糕基本的风味和颜色。而且,通过搅打鸡蛋,能让面团充入空气,让蛋糕松软。蛋白和蛋黄若分开搅打,蛋白的“发泡性”要远胜蛋黄。蛋白中的球形蛋白质分子一经搅打,便会连接成网,包住空气,形成大量稳定的泡沫。而蛋黄水分少,蛋白质结构稳定,不易起泡。不过蛋黄所含的卵磷脂有乳化作用,能帮助水和油脂混合,使蛋糕更柔滑。
制作蛋糕主要用黄油和植物油。油脂能锁住面筋蛋白链上的氨基酸,弱化面筋强度,让蛋糕柔软、湿润,口感更细腻。将黄油与面粉、糖类一起搅打时,也能打入空气,但没有搅打鸡蛋的气泡多。

两大门派:打发鸡蛋vs打发油脂

蛋糕是否松软的关键,就在于面糊中拌入了多少空气。根据空气拌入面糊的不同方式(靠打发鸡蛋还是打发油脂),可将蛋糕分为两大类:海绵蛋糕和黄油蛋糕。

责任编辑 / 林依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