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流行的热带水果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7期 作者: 唐志远 

标签: 博物餐桌   

我国真正的热带地区虽然很少,但近年随着物流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热带水果登上了电商网站、超市货架、国人餐桌。我们给这些稀奇古怪的果子做了一份花名册,供你下次买水果时参考。
金椰
嫩果就是金黄色,椰汁味道酸甜。
山竹
徒手开山竹大法:两手拿山竹,大拇指使劲将外壳上那朵“花”摁进去,然后掰开。
买山竹要挑果蒂鲜绿、外壳略有弹性的。“屁股”上的“花瓣”越多,里面的果瓣数就越多。
释迦(番荔枝)
长得像释迦牟尼佛头上的肉髻,故而得名。
成熟后皮薄肉软、吹弹可破,所以很难运输,温带不常见。不耐低温,不能放冰箱,买了就赶紧吃。
冰激凌口感,蔗糖味,甜度之王。用测糖仪检测果汁,含糖量可达30%以上。吃一整个不被倒的都是壮士。
蛋黄果
果肉质感像水煮蛋的蛋黄,毫无汁水。
嘉宝果(树葡萄)
百香果
因香味具有多种水果的特点而得名。
瓤可以直接吃、当果酱抹面包、泡蜂蜜水当饮料。
受不了酸味的人可以选择甜种“满天星”。。
近年流行品种“黄金”,口味酸甜,香气浓郁。
种子可以种,很好养,华南地区能在阳台结果,适合懒人和绿植杀手。
红毛丹
果壳上隐约有条线,在果实顶端对着线一捏,壳就会沿着线裂开,露出果肉。(荔枝也能这样剥。)
有些品种果肉比较粘核,盐水浸泡后核与肉就容易分离了。
莲雾(洋蒲桃)
原生种莲雾是粉红色,不太甜,有股樟脑香气。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则是黑珍珠、黑金刚等改良品种,清甜多汁。
皮极薄,磕伤易腐烂,所以价格不菲,都贵在保护它的包装物上。果核一般不发育,真正无壳、无核的懒人水果。
鳄梨(牛油果)
本身近乎无味,通常搭配主食、沙拉吃。也可以对半切,去核,在“坑”里倒入酱油,挖着吃。
除了吃,还能用来求婚:偷偷给鳄梨去核,放入戒指,再合起来交给对象。当然,切开鳄梨后最好喷点柠檬汁,不然“戒指盒”很快就会因果肉氧化而显得脏兮兮。
芭乐(番石榴)
有红心、粉心、白心品种,半熟时果肉较脆,成熟后绵软香甜。闽台地区会蘸梅子粉食用。
杨桃(阳桃)
以五角星形状荣登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水果。
吃之前最好把五角星尖角的“棱”削掉,因为棱有涩味。
肾病患者忌食。曾有肾病患者食用杨桃后出现了中毒症状。
蛇皮果
外皮略有韧性,可以从尖头开始一圈圈剥下来。放冰箱冷冻一下,壳会变得像鸡蛋壳那样脆,可以一片片地剥。
果肉质感有点像椰肉,味道则略像菠萝。
余甘
味道非常酸涩,但生津止渴,有回甘,像青橄榄一样有自己的忠实拥趸。
诺丽果
外形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当场发病,成熟后还有难以描述的浓郁臭味,所以通常打成果汁食用。味道实在找不出优点,只好以健康有营养为卖点。
红果仔(番樱桃)
人心果
味道像格外甜腻的柿子。
木奶果
咖啡蕉
(巧克力蕉、火龙蕉)
不要被甜品般的名字欺骗,它还没普通香蕉甜。
刺角瓜(火参果)
长得像个黄金狼牙棒,果瓤黏黏糊糊、酸不溜丢。常见吃法是在果实上端开个口,倒点蜂蜜,戳一根粗吸管搅开吸着喝。
仙人掌果
表面有细刺,小心扎手。味酸,籽多,红色果汁沾到皮肤上很难洗。
树番茄
腰果
就是坚果腰果的果托部分,脆甜多汁,有股特殊气味,也叫“腰果苹果”。南美洲常见。
尖蜜拉(榴莲蜜)
也是菠萝蜜的亲戚,体型比一般的菠萝蜜小许多,气味又有点像榴莲。
比菠萝蜜和榴莲好剥,用刀划道口子,就能徒手将果皮向两边翻开。果肉甜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油炸一下把隔壁小孩馋哭。
龙宫果(兰撒果)
外形像枇杷,果肉像山竹,味道酸甜。剥皮时最好戴手套,不然会粘一手很黏的胶质。东南亚常见。
面包果
菠萝蜜的亲戚,虽然在水果店里销售,但一般当饭吃,因为它富含淀粉,蒸熟或烤熟后像面包或土豆。
糖棕
结构像椰子,里面能挖出几大块晶莹剔透的“果肉”(其实是凝胶状的胚乳),口感像果冻。东南亚常见。
金星果(星苹果)
只吃中间“星星”部分的果肉。中美洲常见。
凤梨蕉
长得像菠萝和香蕉的结合体,香味也像,其实是常见绿植龟背竹的果实。结构像玉米,只能吃外层的果肉,要是不小心吃到里面的芯,则会舌头麻木。东南亚、台湾常见。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