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一下,很好吃


文章出自:博物 2019年第02期 作者: 孙亚飞 

标签: 博物餐桌   博物广知   

动物的皮不光能制成皮革,也可以吃,而且吃法可多了。至于为什么能这样吃、那样吃,就跟它们的结构特点息息相关了。

猪皮:扯不清的皮和油

肉皮冻

猪皮在水中长时间受热后,胶原纤维会发生紧缩,释放大量胶原蛋白,把汤汁变成黏稠的“明胶”。待温度降低,明胶凝固,这就是着名的“肉皮冻”。除了作为凉菜,肉皮冻还可以热吃——把它放进包子馅里,上屉一蒸,就化成了灌汤包里鲜美的汤汁。

炸猪皮·肉皮汤

猪皮晾干后,胶原纤维会因失水而变硬。投入热油中,胶原纤维会立刻软化,纤维间隙内的空气则急速膨胀。于是,干硬的猪皮变成了蓬松的炸猪皮,俗称“肉皮”“皮肚”。肉皮的空隙中存留大量油脂,用其煮汤就会使汤汁变成白色的乳浊液。江浙地区爱用肉皮煮汤,炸猪皮入汤后十分暄软,入口即化。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林依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