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面 造型与搭配的艺术
劲道与金黄的秘密
意大利面跟中国面条有什么区别?很多人会说:“意面口感更‘弹牙’,颜色也更黄!”但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却不是谁都说得清的。其实,意面质感的奥秘,在于它的原料。

意面所用的是“杜兰小麦”,在植物学上和中式面条用的“普通小麦”是不同物种。“杜兰”是拉丁文种名“durum”的音译,意为“坚硬的”,因为它的麦粒中缺少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嘌呤二吲哚蛋白),煮熟后比普通小麦更硬,故而也叫“硬粒小麦”。杜兰小麦的蛋白质总含量比普通小麦高,而蛋白质含量越高,揉面时,面团中的面筋网络就越多,所以用杜兰小麦做的意面面条,比普通小麦做的中式面条更筋道。
至于意面的颜色,一方面是因为杜兰小麦磨出的粗粒面粉,本身就是淡黄色;另一方面,则是制作意面时,通常会用鸡蛋代替水来和面,蛋液也为面条增添了金黄色泽。用鸡蛋和面,面团中的水分更少,形成的面筋网络也相对少一些,揉面便能更省力。根据意大利人民总结的经验,大约每110克粗粒小麦粉中,加入1枚鸡蛋,和面的效果最好。除了鸡蛋,揉面时还能加番茄汁、胡萝卜汁、菠菜汁甚至墨鱼汁,那样做出的就是红、绿、黑色的多彩意面了。

混血的“意大利美食”
当今世界,意面已经成了意大利的饮食招牌,但它可不是意大利人原创的。虽然杜兰小麦和普通小麦在意大利地区都是古已有之,但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人吃面,只限于烤面包和烙饼。直到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攻占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才将煮着吃的“面条”传到了当地。结果它落地生根、蓬勃发展,1154年,一位阿拉伯学者给西西里国王写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当时西西里岛已在大量生产和出口面条,这是关于“意大利面”最早的文字记载。
责任编辑 / 潘文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