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溪蟹 “正名”记


文章出自:博物 2018年第10期 作者: 黄超 

标签: 博物餐桌   博物广知   

一般人会认为,生活中遇到的动植物,早就被科学家们认得差不多了。想要再发现点新物种,就得到人迹罕至的荒野抓。其实,有些新物种就在我们眼皮底下,静静等待“得名之日”。溪蟹家族生活在山间溪流中,有很多漂亮的种类,常被作为宠物。两年前,我发表了一个溪蟹新种,就是在广州的水族市场发现的……

水族市场里的怪溪蟹

2014年的我,还是中山大学生物系的本科生,也是一名“溪蟹”爱好者。我在课余时间研究溪蟹,还结识了不少同好。那年夏天,有位蟹友在广州花地湾水族市场买到一种宠物溪蟹,发照片给我鉴定。我对国产溪蟹比较了解,拿眼一扫,至少能鉴定到属。但照片里的溪蟹,背甲中部深褐色,边缘和步足却是艳丽的橘红色,从来没见过!与哪个属相似都看不出来。于是我要来实物,比对文献,最终确认:它是一个新属新种,从来没被命名过!

灰岩粤北溪蟹体色艳红,颜值颇高,难怪会被当成宠物。

按说宠物应该都是大路货,怎么还有新物种呢?因为溪蟹爱好者很少,市场小,所以没人愿意投钱人工繁育溪蟹。目前宠物市场的溪蟹,基本都是从野外捉来的,随机性非常大。我国是世界上溪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近300种,但还有大片空白有待探索。所以市场上出现新种、新属并非难事。不过,想要在科学界发表新种,除了标本,还要有产地、生活环境等全套信息。于是我联系到这只溪蟹的卖家老袁,他爽快地答应带我去采集地再寻溪蟹!

这里有原矛头蝮出没,所以我一路上小心提防。

路遇版纳鱼螈

从广州出发,我和老袁驱车前往粤北山区英德市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那种溪蟹就是在村边的山上抓到的。溪蟹多是夜行性,所以直到天黑,我们才打开头灯、整装进山。

沿着林间小道往山上走,我突然瞥见路边的石块上,一条黑黄相间的细长身影正扭动爬行。 “蛇?”我一步跳开,借着头灯去看。这是条三十厘米长的蛇形动物,没脚,通体黑色,只在体侧有一条黄色条带贯穿头尾,浑身湿漉漉、滑腻腻的。

责任编辑 / 矫天扬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