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芋大杂烩


文章出自:博物 2017年第11期 作者: 何全 

标签: 博物餐桌   生活百科   博物广知   

除了最常见的土豆、红薯,“薯芋类作物”还有不少成员。它们大都有富含淀粉的地下根茎、面面的口感,甚至差不多的外表,就连名字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地不同的叫法让它们难分彼此。
其实在植物学上,就像土豆属于茄科、红薯属于旋花科一样,其他各种“薯”和“芋”也分属好几个不同的家族,并不是真正的一家亲。

山药:扎心的“铁棍”

表面上山药的名字不带“薯”或“芋”,其实它的大名就叫薯蓣。在薯芋类作物中,山药的细长块茎极具辨识度,比如近年流行的“铁棍山药”,长可达1米,直径却只有1~3厘米粗细。

大名/薯蓣
别名/山药 淮山药 面山药
家族/薯蓣科
养分储备/块茎

山药既是美味食材,又是号称“补气养血”的药材,在餐桌上包括但不限于拔丝山药、蓝莓山药、木耳炒山药、小米山药粥……然而吃山药的体验,不全是愉悦:山药中含有刺激性的黏液,削皮时手刺痒,吃下去舌头麻。

山药的黏液,是一种自我保护:薯芋类作物的块根、块茎是留给自己用的,不像一些植物的美味果实用来“奖励”动物传播种子,所以不能随便被吃。所幸只要把山药放在汤、粥里煮熟,这些刺激性成分就能溶解并稀释,吃起来就不麻了。

山药块茎细长,竖直插入地下,因此种山药要挖1米多的深沟,收获时也不好刨。如今一些地方做了技术改良,把山药种在有一定倾斜度的塑料槽里,让山药横着长,省去了挖沟的麻烦。

香芋:模仿我,没那么容易

“香芋味”的冰激凌等各种甜品,凭着别致的紫色和香气,在一众水果香型中自成一派。其实这些甜品里的“香芋”大都是紫薯、芋头,或者纯拿香精和色素勾兑,以山寨真正的香芋——薯蓣科植物“参薯”。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