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未来餐桌的主角?


主食,中国人的执念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全国各地不论哪个菜系,都对谷物做成的“主食”格外执念——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种子,自古就是中国人填饱肚子的关键,五谷丰登才能国泰民安。

土豆用油煎炸就“堕落”成了垃圾食品,水煮或清蒸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营养价值。


如今中国人餐桌上的粮食,主要是大米白面,由水稻、小麦这两种禾本科作物的种子加工而来。第三大主粮是从美洲传来的玉米,它除了当粗粮,主要是给猪牛羊鸡当饲料吃,转化成肉类。
至于同样来自美洲的土豆,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主食,而是一种蔬菜。它的归宿是凉拌土豆丝,以及炒菜炖菜里的土豆片、土豆块、土豆丁……
土豆当菜,不如当粮
土豆和西红柿、茄子、辣椒等常见蔬菜同为茄科植物,只是它们提供的不是果实,而是地下的块茎。从营养上来说,土豆块茎作为蔬菜其实并不优秀:土豆块茎淀粉含量很高,却几乎不含各种“绿叶子菜”中的纤维素以及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酸等成分。而且不论煎炒、红烧还是油炸,都会导致土豆营养大减,同时又让它使劲儿吸油,再配着米面一起吃就很容易摄入过多的油脂和热量。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