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洋的“麒麟”


文章出自:博物 2017年第05期 作者: 张彤彤 

标签: 文化文明   动物世界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麒麟是与龙、凤并称的神兽,从不轻易现身。然而在公元15世纪的明代,却有三头“麒麟”先后来到帝都北京,出现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这些“麒麟”究竟是什么动物?它们来自何方?

“麒麟”进京记

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秋天的北京城,一头异域巨兽在官员和使节们簇拥下,被缓缓牵到了明成祖朱棣面前。京城上下的人们,都对这头据说是“麒麟”的祥瑞投来惊奇的目光。皇帝本人也龙颜大悦——传说中,只有圣德之君才有缘见到麒麟。皇帝随即吩咐翰林院文人写诗赞颂,并让宫廷画师给它画了像。

今天的人们,一看画像就能看出“麒麟”的真实身份——不就是动物园里的长颈鹿么!没错,当时朱棣和群臣看到的,就是这种原产非洲的动物。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麒麟,头生肉角,毛呈五色,性情温顺,不能乘骑,也不鸣叫,是罕见的祥瑞。而现实中的长颈鹿除了脖子和腿长了点,似乎差不多符合这些特征……当然,王侯将相们未必真的相信这头“长脖儿鹿”就是神兽,但也乐得把它当个装点盛世的吉祥物。就连明代中后期官袍上绣的“麒麟”,也改成了长颈鹿的形象。

现藏台北故宫的《明人画麒麟沈度颂》,宫廷画家笔下的“麒麟”是第一头来到中国的长颈鹿。

长颈鹿怎么来的?

长颈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正逢郑和下西洋期间。不过这头长颈鹿并不是郑和船队从非洲运回来的,而是另一支中国出使船队回国时,随船来华的“榜葛剌”国使臣进献的。这“榜葛剌”,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可是孟加拉国位于南亚,那里不产长颈鹿啊!

责任编辑 / 董子凡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