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沫鱼
透若水晶 食雪在洋


文章出自:博物 2017年第05期 作者: 嘉楠 

标签: 动物世界   

这种透明的小鱼,美得像水沫凝结而成。谁能想到,它长大之后,竟是如雷贯耳的着名河鲜。

不但无骨,而且无肉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聂璜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时代所限,书中记述时有夸张,但妙趣横生,深受清朝历代皇帝喜爱。现分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

翻看《海错图》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这条“水沫鱼”。它又小又细,没有颜色,没有鳍,只是一根长条,要不是长着个鱼头,都看不出来是鱼。

配文说,这是一种福建海里的鱼,身体是透明的,“柔软而明澈”。迎着光看,能“照见其中若有骨节状”。仔细看这张画,还真有。聂璜用白色的细笔画出了鱼体内的缕缕白丝,看着像是鱼骨。但聂璜指出:“其实无骨也。”就是说,这些看似鱼骨的细丝并不是骨头。

他还进一步说这鱼“不但无骨,而且无肉。就阳曦一照,则竟干如薄纸如无矣”。这鱼得多薄啊,太阳一照,竟然能干成薄薄的纸状,像消失了一样!

无骨无肉,那水沫鱼的身体是什么材料的呢?聂璜认为,它的质感和水里的泡沫最像,所以一定是由水沫凝结而成的生物。他写的《水沫鱼赞》,把这种轻薄透明的鱼描述得画面感十足: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