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
调味之王 咸味无敌
标签: 博物餐桌


身体所需,百味之主
人类为何热爱咸味?根据科学家猜想,这是出于生理需求。因为舌尖感受到的咸味刺激主要源自钠离子和钾离子,这两种离子是生物体的必需品,人体内的任何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都需要靠它俩来维持“渗透压”,以进行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于是“本能”渐渐进化成了“偏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盐对其他味觉有正面影响。大多数食材本身只用舌头来尝的话,都是无味的,因为它们所含的各种滋味物质,浓度并不能刺激到味蕾。至于人们所感受到的食材“本味”,大都是通过嗅觉来传递的。就好比羊肉如果只用清水煮,人们只能吃(嗅)到它的膻味,而吃不出鲜味。倘若有一个催化剂能促使味蕾打开传送通道,神经和大脑就能感受到羊肉的鲜味了—盐恰好对产生酸、甜和鲜味的物质有促进作用,又能抑制苦味。所以,盐成为人们最离不开的调味品,号称“百味之主”。


改变食材的“魔剂”
盐不仅关乎食物味道,对质地也同样有影响,使用时要很讲究,不然会破坏食物的口感。比如在炖肉时,盐一定要后放,如果过早加入盐,钠离子会促使肌肉中的蛋白质凝固和缩紧,很难让它再吸水而变得膨松,也就不易被炖烂。同样,炒蔬菜也要临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才不会过多破坏植物细胞的渗透压,造成它大量失水,变成软塌塌和渗出菜汤的惨剧。若是炖汤,盐也要最后放,不然会影响食材中的氨基酸和胶质溶到汤中。
而对另一些食材来说,早加盐却有好处,能让食材的口感变得更好。像发面时,加入少量盐可以促进酵母菌的“觉醒”,让面的萌发效果事半功倍。和面时加入些许盐,面粉中的小麦蛋白就会连接得更紧密,面团也就更具韧性、更劲道。同样,做肉丸搅拌肉馅时加入少量盐,可以改变肌肉细胞的渗透压,让它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来维持渗透压平衡,这就使得肉丸做熟后,因富含水分而更具弹性。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