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
酸凝的奶膏
标签: 博物餐桌


乳酸菌:造酸的细菌
酸奶中的乳酸都是某一类细菌制造的,早在哺乳动物和奶出现之前,它们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奶的出现让它们欢欣鼓舞,因为奶中的能量物质乳糖,只有它们能消化利用,从中汲取能量后,把乳糖分解成乳酸,这类细菌也就被叫做“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大类微生物的统称,如果按照生物学属性,则分为乳酸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在植物体内可以找到,它们只有三四种,以“嗜热型链球菌”为代表;乳酸杆菌则有50多种,动植物体内都能找到它们,其中的佼佼者便是“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在自然状态下,各种乳酸菌虽然都产生乳酸,但也会产生不同的脂类、醛酮等有机“垃圾”,让酸奶的口味和质地并不一样:比如北欧的酸奶在自然发酵中,乳酸球菌是主力菌种,发酵出的酸奶质地极为黏稠并伴有奶油香;而印度的酸奶在发酵时,因含有大量乳酸杆菌呈凝固态,酸味较重—这就是各地酸奶风味不同的原因。
而如今在工厂里批量生产酸奶时,为保证口味统一,就不能靠运气让牛奶自然发酵,给牛奶接种的乳酸菌需要遵守严格的配方标准。通常人们采用“嗜热型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搭档。保加利亚杆菌能产生大量乳酸,发酵效率也很高;嗜热型链球菌的发酵速度虽慢,但能使酸奶更黏稠、更清香,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正合适。同时,这两种乳酸菌混在一起,还能促进彼此生长,提高发酵的效率—这可是人们从1900年就开始尝试,经过二十多年实践才确定的最优化组合。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