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
苦尽甘来一缕香


文章出自:博物 2012年第01期 作者: 史军 

标签: 博物餐桌   生活百科   博物广知   

市场里,杏仁的出镜率相当高:生鲜柜台内,脱皮杏仁正惬意地泡着盐水浴;干果货架上,整包的美国大杏仁排得整整齐齐;饮料售贩机里,杏仁露住着小单间,吹着小凉风;放眼周围,杏仁还跟巧克力、面包、饼干等伙伴打成一片。

桃仁代言杏仁  

一说起杏仁,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美国大杏仁”。其实,结出美国大杏仁的果树,叫扁桃,在亲缘关系上跟桃树更近。所以,与其叫大杏仁,不如叫大桃仁更准确些。好在扁桃有个别名叫巴旦杏,杏仁的名头也不算太山寨。

正版的杏仁自然是长在杏树上的。杏的果肉自始至终都把果核包裹得严严实实,而扁桃在成熟时果肉会裂成两半。而且桃核比杏仁核更加松脆,更容易取出里面的果仁,果仁的个头也比普通杏仁大很多。大概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如今巴旦杏仁成了杏仁的招牌。

有甜有苦有点毒:无论哪种杏仁,都有苦与甜之分。苦味来自于一种叫苦杏仁苷的物质,含有一定毒性。后来野生杏仁基因突变,一部分苦杏仁苷丧失,变得甜了起来,古人驯化了这部分变异的杏树,才有了今天的甜杏仁。不过,甜杏仁也含有少量的毒性,不宜多吃。大概是苦味可以用来平衡甜食那种“腻”的感觉,于是杏仁被广泛地加在各种面包、饼干等甜点里调味。图为:巴旦杏仁

爱你爱到坟墓里

巴旦杏原产亚洲西部,在地中海地区它的食用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曾在约旦河流域的人类遗址中发现巴旦杏仁的踪迹,它们和野生豌豆储存在一起,距今1.2万年。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里,也随葬有大把的巴旦杏仁,据说法老临终前嘱咐,一定要把杏仁带到他的坟墓里,陪伴他的天国之旅。

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用巴旦杏仁和水制成“大杏仁奶”,作为提神饮品。古罗马人则喜欢将蘸着蜜糖的巴旦杏仁作为礼物馈赠显贵人物;婚礼时,还要向新人抛洒大杏仁,以表示多子多福的祝愿。这一习俗,在欧洲各国流传至今。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