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栗子
糖砂相伴,穿越古今
标签: 博物餐桌

虞姬炒给项羽吃
各种栗子美食中,最好吃、最着名当属糖炒栗子,传说是项羽的夫人虞姬传下来的。每当项羽打了胜仗后,他总是要虞姬炒糖栗子庆贺。虞姬就先将洗净的砂粒装进铁锅,拌入饴糖,火烧得大小适度,然后再放入栗子反复炒制。既是西楚霸王喜欢的炒栗子,自然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
炒栗子可是个技术活,比煮栗子、烤栗子困难得多。上述虞美人的方法最为经典,因为这样栗子才会均匀受热、染糖,香甜可口。炒栗子的糖,传统用蜂蜜或麦芽糖,还有桂花糖、红糖。

板栗不仅果肉香甜,外壳也大有用处。科学家把它变成了一种优质的燃料。由板栗壳加工而成的“固型碳”,不仅烧起来比木炭火力旺,而且无烟、无味,可以广泛用于取暖、烹饪领域。
乾隆为它来作诗
“小个栗子炒香了,大个的还是生的;等大个栗子炒熟了,小个早焦了。要想整锅都炒熟就要讲究火候。那些名利都是浮云,围着炉子吃栗子才是正经事。”说这些话的不是炒栗子的师傅,也不是卖栗子的小贩,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糖炒板栗作为御膳出现在宫廷里,想必也是征服了皇帝的口味,乾隆吃完就写了这首《食栗》诗。栗子营养丰富,历来就被人们奉为长寿的“灵丹妙药”。据说慈禧太后也十分喜欢吃栗子,不仅用糖炒来吃,她还命人用贡品板栗加冰糖,精细加工成板栗窝窝头,每餐必吃。
东京巴黎
同步流行
糖炒栗子香味也漂洋过海到了世界各地。最先传入日本,一开始日本人不会自己做炒栗子,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因为糖炒栗子的来之不易,于是就显得异常名贵,早期的糖炒栗子几乎是天皇的御用食品。在日本,人们称它为“天津甘栗”,因为这些栗子大多都是从天津的港口运输到日本的。至今在日本,甘栗太郎、今井本家等经销糖炒板栗的老字号,仍是顾客盈门。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