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
蓬松花哨 永远新潮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09期 作者: 徐静 

标签: 博物餐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面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面包不但在西餐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也是花样最丰富的甜点零食,如今甚至引领着动漫影视的最新潮流。
蟑螂变葡萄:葡萄干面包相传是这样诞生的:在西班牙,有位总督在面包师伊凡的店里买了块新鲜的面包,结果却发现里面有只蟑螂。伊凡灵机一动吃掉蟑螂,还说那个是葡萄干。然后他让助手们赶紧烘烤夹有葡萄干的面包,以便洗脱罪名。夹有葡萄干的面包从此问世。

偷懒

得到松软

面包,泛指面粉和水经过发酵后再加以烘焙而成的食品,源自古埃及。人们在尼罗河流域种植小麦,把它磨成面粉,再加入水、盐揉成面团后烤制“面包”。不过最初的面包还没有经过发酵,吃起来又干又硬。相传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某晚,一个埃及奴隶正为主人做面包,可是面包没做好,他就睡着了。半夜里,生面团开始发酵。奴隶一觉醒来,看见生面团膨胀的样子,吓了一跳,为了避免自己偷懒被发现,慌忙把它塞进炉子里去烤。结果烤出来的面包居然又松又软。很快,整个埃及都开始流行这种松软面包。再后来,面包通过希腊传入罗马,改良后又传遍欧洲大陆,成为欧洲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可颂诱惑:外层酥酥的,里面软软的,充满着奶油香气。就是这份优雅与甜蜜,让热爱“可颂”(羊角包)的人不顾“发胖”的威胁:这种美味的热量要比一般面包高。

羊角包

拯救维也纳

根据吃的时间、地点不同,面包可以分成两大类:主食面包、零食面包。零食面包无论是分量还是造型都更精致一些。其中,羊角包是最风光的,它又叫“可颂”,是法语里羊角的意思。羊角包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伟大面包,因为它拯救了一个城市。

1683年,奥斯曼帝国入侵奥地利的维也纳,却久攻不下。土耳其人决定挖条地道通入城内,趁夜偷袭。不巧的是,维也纳城里的面包师正好早起磨面、揉面,为早晨烘焙做准备。他们听到挖土的声音,觉得实在可疑,及时报警。土耳其军队的美梦随之破灭,最后不得不撤军。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面包师们就模仿奥斯曼帝国军旗,把面包做成弯月形状,来表示是他们先看到土耳其人的。

尽管这种弯月形面包起源于奥地利维也纳,但它扬名立万是在传到法国以后,并且被冠上了法国名“羊角”。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