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还原秀


文章出自:博物 2006年第08期 作者: 刘莹 

标签: 博物餐桌   博物广知   

在北京的一个海鲜市场里,销售员为顾客抱出一条冷冻的大三文鱼。三文鱼是最常见的生食海鲜,因为味道鲜美受到不少人喜爱。三文鱼其实就是大马哈鱼,通常生活在高纬度海域,在繁殖季节会不远万里地洄游到自己出生的河流繁殖。

吃过日本料理中的“刺身”吗?各种生鱼片、生贝类在精心装饰的盘子中显得晶莹剔透,工艺品一般,放到嘴里,味道更是《博物》编辑做了一个小范围调查,问到的人里每个人几乎都吃过生鱼,却没有一个见过它们完整的样子。于是我们产生做一篇“海鲜还原秀”的想法,想了解这些“美味”作为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生物特点。

上访海洋研究所、下探水产市场,还跑了数家“日本料理”店,我们发现这个“还原秀”比想象中难做的多。困难原因一个是来自鱼的名称,许多我们熟悉的鱼名称其实并不准确,比如大约有30种鱼都叫金枪鱼。

第二个困难来自图片。在采访中了解到,现代化的捕捞船是集捕捞、加工于一身的,像北极贝,捕捞船打捞后会直接去壳、冷冻,市场上买卖的都是加工过、不带壳的产品。拍摄剑鱼更困难,剑鱼体型庞大,除去上颌的“长剑”还有两三米长,如此大鱼为运输方便都是分割后卖的,中国市场上见到整条大剑鱼的机会不多。

经过很多努力,终于找到这些比较经典的生食海鲜的“庐山真面目”,发现它们其实个性十足,带子的漂亮外壳、加吉鱼奇特的变性习性。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