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片
给土豆穿上洋装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3期 作者: 郭媛 

标签: 博物餐桌   

虽然今天的土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土豆成为西方餐桌新宠仅有200多年的历史。从马铃薯到炸薯条,再从炸薯条到薯片,经典的西餐配菜成为风行世界的快乐零食。

从薯条到薯片

19世纪初,薯片诞生之前,薯条就在欧洲掀起了一阵热潮。1853年,在美国纽约的度假胜地萨拉托加温泉,餐厅厨师乔治为一位客人制作法国式炸马铃薯条,其实就是把土豆切片油炸。顾客认为薯条太厚,拒绝付账。乔治只好又做了一份薄一点的,但还不能让他满意。被激怒的厨师决定教训这位客人,他把薯条做得非常薄非常脆,以致于叉子都插不起来。

没想到客人反而非常喜欢这种浅黄色、像纸一样薄的薯片。其他客人也要求点这种薯片。从此,菜单上出现了萨拉托加薯片,并迅速在本地流行。那时马铃薯要靠手工削皮和切片。20世纪20年代马铃薯削皮机的发明,使得薯片从小规模制作变成销售量最大的零食,风靡全世界。

薯条还是薯片
在英语系国家里,马铃薯食品的名字很少有一致性。美式英语里的“薯片(chips)”就是我们在商店里看到包装出售的薯片。但在英式英语里chips则是柔软而会黏着的薯条(如炸鱼薯条)。炸鱼薯条还是英国人心目中的英国象征,就是将鱼排用面粉裹上再油炸,辅以薯条一起食用。

不同口味的载体

薯片发明之初没有加入调味料,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味。最早的调味薯片是把一小包食盐放在薯片的包装袋里。1950年,在爱尔兰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批加了调味料的薯片:“起司洋葱”和“醋盐”两种口味。从此,各地的薯片制造商开始在薯片里加进天然或人工调味料。

番茄味、烧烤味、奶酪味……薯片的口感越来越丰富,一些薯片制造商还针对不同地区的喜好生产不同的口味。薯片成为一个载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口味加入其中,全世界的喜好都在被它自由发挥。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