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甜蜜包裹串串红
文章出自:博物 2010年第02期
标签: 博物餐桌

出身高贵
别看糖葫芦混迹于街头巷尾,它可是纯正的贵族血统。话说南宋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贵妃生了怪病,突然间变得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尽了各种名贵药材都不见效。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广招天下名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把脉之后开了方子:“只要将‘棠球子’与红糖煎熬,每顿饭前吃5~10枚,半月后,此病自然会好。”
这个“棠球子”就是山楂。皇帝和御医们将信将疑,按此法尝试,贵妃果真病愈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山楂能助消化,估计贵妃娘娘山珍海味吃得太多,吃点山楂正好对症下药。糖煮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喜欢用竹棍串着吃,逐渐又将大小两个果儿串在一起,小个儿的在上,大个儿在下,很像个葫芦,又因葫芦跟“福禄”谐音,寓意吉祥,“糖葫芦儿”就这样传开了。

不光北京的厂甸庙会上有串成长条的糖葫芦,哈尔滨的松花江边,1米多高的糖葫芦也够招摇过市的了。而在长春当地还有跟雾凇景色对应的雾凇糖葫芦。
冰天雪地一串红
过去,因为山楂秋后才有,冰糖葫芦也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加上山楂和裹在外面的糖衣被冻得严严实实的,咬上一口就像在啃冰块。同时,山楂果上覆盖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壳,看起来也非常像一层冰。所以,人们就在糖葫芦之外又加个“冰”。现在夏天也能吃到冰糖葫芦,不过由于天气炎热,外面的那层糖就会变得很黏,味道远没有冬天正宗。
名牌糖葫芦
糖葫芦最初出现在江南一带,但最后发迹却是在北方,特别是北京,几乎成了北京的一个符号。其中最着名的就是老字号“不老泉”。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