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的话梅


文章出自:博物 2009年第01期

标签: 博物餐桌   

一日三餐之外的食物都是零食,话梅、瓜子、巧克力、口香糖零食家族庞大而有趣,它们的来龙去脉是美食营养的学问,也是地理物产和历史文化的学问。

说书先生的最爱

话梅,聊天、摆龙门阵的必备零食。说起它名字的来历,还要追溯到古代的说书先生,这些老先生每天唾沫横飞地说书,难免会口干舌燥,劳神伤肺,所以一种由梅子制成的,既能生津止渴,又可以消肿解毒的小零食就成了他们的最爱。说书先生说的书,叫做话本,这零食也便落了个诨名——话梅!

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用青梅下酒。今天,江南人把话梅放在黄酒里一起饮用。而在台湾,人们则将青梅、乌龙茶叶与冰糖一同发酵,制成酸度高的梅酒。日本人也喜欢用青梅酿酒:在白酒中加入洗净的新鲜梅子,再放入冰糖封藏3个月,开启后果可与酒共食。

以“酸”之名

梅子最着名的典故是“望梅止渴”,曹操利用梅子之酸形成的条件反射,帮助将士缓解干渴。不论青涩时节,还是成熟以后,梅果都含有大量的有机酸,远远超过了同类水果。

中国古代采集和利用梅果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出于先秦,《书经》中提到,“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说的就是做汤最重要的是放盐和梅。今天云南下关等地的白族、纳西族人生活中,还延续着以梅代醋的用法。梅之酸味深入人心,这便是望梅止渴的先决条件了。

万能酸
梅子的酸中有一种是柠檬酸,被誉为“万能之药”,它具有增进食欲、解除疲劳、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同时也具有促进钙吸收和抑菌的功效。

真假“话梅”

从植物学角度讲,梅是蔷薇科、李属的植物,桃、李、杏都是梅同属的亲戚。正所谓“有福同享”,这一类水果都可以制作出“话梅”,供人休闲娱乐时品尝。所以说“话梅”是人们对这一类蜜饯、凉果类的休闲小食品的统称,并不专指梅。当然,你也可以较真儿地分别称呼它们为“话梅”、“话李”和“话杏”。至于同是话梅,而配料里写的却是黄梅、青梅、红梅的话梅,只是选用的梅果颜色不同罢了。

责任编辑 / 童晓岽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