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里的热带风情
标签: 博物餐桌

木薯
生“珍珠”粉的根
“仙踪林”、“街客”这类时尚奶茶店时常出现在繁华闹市,不过,有更多“珍珠奶茶”的简易招牌挂在街头巷尾的摊铺头顶。这四个醒目的大字,或许首先让我们想到的不是奶茶,而是沉在奶茶杯底的那几颗口感微软、还带着点弹性的“黑珍珠”。
如果你向奶茶店里的服务生问起“珍珠”的来历,他或许会告诉你,珍珠奶茶缘起于台湾:相传300多年前,日月潭边一个郭姓家族以谷类和薯类的“面粉”拌以日月潭山泉,制成了第一颗“珍珠”。后来,人们再把它加入奶茶制成了珍珠奶茶。
而现在,奶茶店里的“珍珠”材料简化为单一种类的淀粉。这种淀粉来自原产于巴西的木薯,或称作树薯。它跟许多薯类一起,在17、18世纪时经由欧洲殖民者,从东南亚传到了台湾。
远观木薯的植株,2~5米高的细弱树干上顶着一丛丛巴掌般张开的绿叶,如同弱不禁风的舞者,近看根部却十分肥硕。木薯植株的根部有些像番薯,但比番薯要大很多,最粗的直径能达到14厘米。“珍珠”的原料——木薯淀粉,就来自于它们。早在4000年前,美洲人就开始栽培并食用木薯。他们把木薯剥皮蒸煮,然后磨成粉,这就是木薯淀粉。吃的时候,再次加水煮熟即可。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