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
酸出不同的世界
标签: 博物餐桌

酒坏了,就是醋
舌头生来就能品出“五味”,而醋却是后天人工酿造出来的。在没有醋的时代,古人想吃酸的,大致有两种途径:取青梅做成酱汁,或吃腌菜(乳酸菌发酵而产生酸味)。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发现酿好的酒,如果储存不当就会变酸,称其作“苦酒”,并渐渐用它取代梅子酱、腌菜成为一种酸味调料。因苦酒是酒败坏而得来,人们便取酒的甲骨文“酉”与有陈旧之意的“昔”合并,管它叫“醋”。而在西方,人们也早在古巴比伦时期,就由变酸的酒发明出酿醋技术,醋的英文vinegar,便是源自拉丁语:酒(vin)发酸(aigre)了。
古人的酒容易变酸,是因为它与今时的酒不同。由于当时的酿酒技术还比较初级,原料没有被完全发酵,所以酒中的酒精含量很低,而糖含量很高(类似于酒酿),容易吸引微生物聚集其中。在这些微生物中,“醋酸杆菌”的存在使酒精氧化成了醋酸,也就让酒变成了醋。直到今天,人们依旧采用先酿低度甜酒,再加入醋酸杆菌的方法来酿醋。

酿造醋虽然酸味出众,但制造过程费时费力,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出了制醋工艺的简洁版——“勾兑醋”。勾兑常见于白酒,用酒精按不同比例掺入水,就得到了不同度数的白酒。而勾兑醋则是用醋酸兑水,这样制造出来的醋就是白醋,也叫醋精。白醋虽然颜色透明,酸度够浓,却没有酿造醋的独特风味,而且气味刺鼻,所以,如果不是烹制需要颜色鲜亮的菜肴,人们还是会选择深色的酿造醋。
醋里不只一种酸
醋的“酸性”源自其中的醋酸,也就是化学课本中所说的乙酸。它是无色液体,闻起来有刺鼻的酸气,在醋中含量达到5%就能让醋足够酸了。其实,醋不光有酸性,还有“酸味”,而决定它酸味的,除了醋酸还有醋里的其他酸性物质——各种有机酸。
在从原料发酵成酒,又从酒发酵成醋的过程中,各种微生物汲取养分的同时,也会代谢产出少量的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甲酸、乳酸等等几十种有机酸。别看它们的量很少,但正是这些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有机酸,在与醋酸混合后,才诞出了醋的复合酸味。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