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海藻
我国沿海的常见可食用藻类

在海滨能够收集到的大型海藻,通常属于几大类群,看颜色我们就可以将它们简单区分:绿色或黄绿色的大都属于绿藻,比如像一团黏糊抹布一样的石莼;红色、紫色或暗红色的属于红藻类,比如柔软轻薄的紫菜,比如像细树杈一样的石花菜;褐色的通常是褐藻类,最典型的莫过于长条形的海带。

北方海带

掌状海带
海带 寒流中的庞然大物
若说食用海藻中的明星物种,那一定非海带莫属了。海带属于褐藻类,是一种棕褐色的大型藻类。这种特殊的色泽,源于海带细胞内的岩藻黄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性,甚至还被宣扬具有抗癌、减肥等效果,因此海带也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健康食品”。
我们在市场中见到的海带,通常为海带的“叶状体”,形如宽大的叶片,自然状况下的长度可以超过4米。不过,在海洋之中的海带,却还有两个不大起眼、却极其重要的结构——在基部的“假根”,以及连接假根和叶状体的柄部。正是靠这两个结构,海菜才能将整个植株固定在岩石上,而不会被海流冲走。
海带起源于太平洋北部寒流流经的区域,是一种典型的冷水性海藻,在高于20℃的水中通常不能正常生长。直到20世纪中期,我国攻克了海带“夏苗培育”、“南移养殖”等难关,才实现了北起辽宁、南至广东的大面积养殖。

甘紫菜
紫菜 紫红色的“贝壳依赖症”患者
紫菜属于红藻类,虽然干燥以后看上去是紫褐色的,但鲜活时却是紫红色。它的颜色来源于藻胆素,这种色素的作用如同叶绿素,可以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含有数种特殊的氨基酸,紫菜的味道十分鲜美,人们尤其喜爱将它用于制汤。只不过我们食用的紫菜,通常是养殖户把它的叶状体收割之后冲洗、切碎、浸泡,再经脱水晾晒,最后形成的薄层干紫菜。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