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博物秘笈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9期 作者: 郭亦城 

标签: 博物餐桌   生活百科   

烧烤这种看似原始的烹饪方式,却成了时下人们休闲娱乐的新风尚。它的乐趣就在于能“自食其力”。也许你会说,原始人就已经掌握的技能,能有多难?No,一顿完美的烧烤,其实需要运用到各种综合知识,才能又快又好地生好炭,调料与食材搭配得相得益彰,烤出的肉外焦里嫩又多汁。

9月似乎是一年中最黄金的时节,秋高气爽,瓜果正熟。约上三五好友,或同家人外出郊游最合适不过——特别是近些年来,流行的“郊游 烧烤”组合,让人们在这个季节既赏了秋景,又贴了“秋膘”。如果有了《博物》的烧烤秘笈,保准你能“快、好、香”地制作出一顿烧烤大餐。

生火引炭:优化选择,排列组合

如果不是正在“荒野求生”,只能靠拾柴生火的话,烧烤的燃料首选自然是炭,它的燃烧温度高、发热时间长、又少烟。如今,人们所见的炭种类非常多:易燃炭、无烟炭、环保炭……搞得不知道选哪一种才好,其实它们各有优劣。

炭不像报纸、枯草,再易燃的炭也不会一点就着,这就需要先有一个持续的火源,来帮助促进它被引燃。

分“级”分层码炭
木炭:最传统的炭,用木柴直接烧制而成,个头大而不规则。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又比较禁烧,所以一般烧烤摊都用它;而它的缺点是由于制作时“炭化反应”(详见本期“身边物语”)不够彻底,点燃后烟有些大。
环保炭:环保炭形状多变,最常见的是这种六棱中空的。由于它是用秸秆、谷壳等原料,先紧密压实后再烧制,所以形状规整又特别禁烧,通常可以维持一个半小时以上,很多烤肉店都是用它做燃料。当然,它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不大容易引燃,即便再有经验的烧烤达人,也需要10分钟以上才能彻底引燃它。
易燃炭:采用炭末混以油脂等易燃物挤压成型,很容易被引燃,只不过由于燃烧初期,油脂挥发得很强烈,故而一开始烟比较大,同时由于炭含量偏低,发热时间较短,一般只能维持一个小时左右。
树枝:在野外随手可以捡到很多枯树枝,它们很容易被点燃,并能够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在没有其他助燃物的条件下,可以借助它们来引燃炭。
助燃炭:成分与易燃炭类似,只不过其中的油脂含量更高,多是易燃的煤油。它遇火10秒左右就能被点燃,并能产生持续30分钟左右的火力,基本上可以引燃炭了。
酒精:酒精的易燃性无需多言,特别是浓度为95%的酒精。点炭之前,先喷洒一遍酒精,再用火源去引燃的话,炭一下就会起火,靠着酒精燃烧的热度,来缩短引燃时间。但由于酒精挥发性太强,所以持续时间很短。

不要以为有了助燃物相助,“点炭”就轻而易举,怎么码放它们,也是炭能否被快速引燃的关键。物理课本上讲过,空气越热密度越轻,热空气会向上浮动,所以点炭时,热量也是自下而上传递的。因而,一定要把最容易被引燃的东西放下面,耐烧的放上面。比如,先放助燃炭,点着它后再放易燃炭、环保炭。而且炭在码放时,每块炭之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隙,保证空气可以流通。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