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烤肉
彪悍的南美牛仔风


文章出自:博物 2013年第09期 作者: 阿萨度 

标签: 阿根廷   巴西   博物餐桌   博物广知   

1.肉类:鸡翅
通常烤整个鸡翅。
2.器具:长烤肉叉
从牛仔的随身佩剑发展而来,长而锋利,可以一次穿起好几公斤肉。
3.器具:烤肉刀叉
从大块烤肉上切下烤熟的肉片,长手柄可防止被烫到。
4.器具:Y字烤叉
用于烤鸡翅、香肠等体积比较小的肉类。
5.肉类:牛肉
通常用大块牛肉烤,肉表层烤熟了,就先切下来吃,剩下的继续烤。
6.果蔬:香蕉
巴西盛产香蕉,有时香蕉也会烤着吃。
7.肉类:香肠
常用“阿根廷香肠”,肉肠里是切碎的小肉块。
8.调料:盐
巴西烤肉注重肉的原味,调料通常比较简单,以盐为主。
9.肉类:猪通脊
国内的巴西烤肉馆有时也会烤猪肉。
10.主食:黑豆
巴西的“国菜”其实是黑豆饭,黑豆是大多数巴西人每天都要吃的东西。

国内有不少“巴西烤肉”店,其实这类烤肉更正统的名字应该叫“高桥烤肉”——南美洲高桥(有时译作加乌桥)牛仔们发明出的烧烤方式。

高桥人是生活在南美洲中部、潘帕斯草原上的牧民。这个族群主要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土着的混血后代,放牧牛羊为生,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他们以自由奔放、彪悍豪爽着称,成名可比美国西部的牛仔要早多了。因为长年在辽阔的草原游牧,高桥牛仔们的烹饪方式也非常粗犷。

传统的高桥烤肉方法很简单:用木柴在地上生起火,把大块牛羊肉穿起来,斜插在火边烤。穿肉的工具通常就地取材,有时用树枝木棍,有时干脆就用随身佩戴的长剑。因为肉块往往切得很大,难以一次性完全烤熟,所以一般都是边烤边吃——用小刀切下外层烤熟的肉吃掉,剩下的肉继续烤。高桥牛仔喜欢肉的原味,烤肉从不提前腌制,调料也只用盐。

按照现在的国家政区来看,高桥人生活的潘帕斯草原大部分隶属阿根廷,小部分属于乌拉圭,而巴西最南端的“南大河州”,南里奥格兰德州也占了草原一角。在巴西,很多烤肉馆叫“南大河烤肉”,类似我们的“兰州拉面”、“成都小吃”,加上地名以示正宗。而在南北美洲的其他地方,这类饭馆则多叫“高桥烧烤”。前些年,最早由巴西人把这种烤肉方式带入中国,只因“巴西”的知名度远比“高桥”大,于是中国各地的高桥烤肉馆就都叫“巴西烤肉”了。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