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一粒 征服全球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2期 作者: 王蓓蓓 王牧


长在树上的银子 可可树只生长在赤道南北20度的纬度带以内。 这种奇异的果实是直接长在树干上的,而每棵树每年也不过100颗左右而已。它是如此珍贵,以至于西班牙人一度将其称为"长在树上的银子"。
从苦涩到甜蜜
浓郁的芬芳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在坐落在京郊的这幢小小的安静的紫色房子中,吉百利巧克力工厂的生产车间里,正魔术般地铺展着一条长长的巧克力流水线。热气腾腾的液体浆汁被机械手操控着注入模具,当凝固的巧克力从注塑模型里活泼地跳下,掉到传送带上时,已是一块块由方形巧克力排成的整齐队列。
“巧克力现在是工业化的产物,它是一种食品,但更是一种文化。”站在我身边的吉百利公司的严小姐这样解释道:“很难想象吧,巧克力是甜的,但制造它的可可豆却非常苦。”
像酒、酸奶和种种经过复杂物理和化学反应才制成的食品一样,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学会将可可豆发酵,又将糖和牛奶注入可可浆,制成现代口味的甜巧克力。然而在欧洲的一些地方,至今仍流行着品味所谓“顶级巧克力”的风尚,他们追求高质量的可可豆、精细的手工制作、昂贵的价格和深重的苦味,仅仅是为了体会瞬间从苦到甜那种微妙的感受。
这种深棕色、口味醇厚的食品由美洲赤道附近的湿热气候所孕育,那里的热带丛林中,生长着最早的野生可可树。在巧克力被发明以前,这种梧桐科的植物年复一年地开着寂寞的白花,然而现在,它是美洲和西非一带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供给着全球年产值达10亿美元以上的庞大产业。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