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湖
雪山密林中的神湖

踏着晨光,转湖的藏民上路了。传说,这个神湖能赐予人心灵的宁静。

巴松湖的气质与宗教追求的境界似乎有种神秘的共通。早在600多年前,藏传佛教宁玛派的高僧就在湖心岛上修建寺院,几经兴衰,湖与寺宁静依然。
“如果世界上真有天堂,那么天堂就在巴松湖;如果真的有世外桃源,那么桃花源就在巴松湖的湖心小岛上。”
在北京,我就曾听到有人这么说。2002年5月,我有幸参加一次对藏东南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考察,终于能够亲自去感受那个深藏在雪山和密林中的藏传佛教神湖,我感到分外激动。因为巴松湖是藏东南最典型的堰塞湖,而生活在湖畔的工布藏族又是我们了解最少的藏族分支,所以我们决定把考察的第一站就设在巴松湖。
初窥宁玛神湖巴松湖
乘车从拉萨出发,一路东行,翻过米拉山口,走过很长的崎岖山路,熟悉地形的领队让停车,带着我们徒步缘山而上。山不太高,但绿树遮目。拨开树的枝丫,露出的是山脚边浅绿的湖和湖中间深绿色的小岛,终于到了我们期待很久的巴松湖!
水,是温柔秀美的。远处的山,挺拔而骄傲。它们凑在一起勾勒出湖的轮廓。群山有如一双骨节粗壮的大手,小心地捧着一掬碧水。山林寂寂,如有所思。山峰的白色积雪,标志着我们身处雪域高原;或浓重或轻柔的云,在峰顶附近徘徊。落日心不甘、情不愿地隐向山的背后,它映照着云,使她们改头换面,变幻成淡粉色的霞。由冰雪融成的湖水,清澈碧透,可以洗去人们眼底、心中的尘埃。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