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旦的故事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3年第02期 作者: 杨镰 

标签: 新疆   地质地理   土壤地理   文化地理   历史地理   

罗布人总将他们的聚居之地叫做“阿不旦”,“阿不旦”就是水草丰美的好地方。

1876年,俄国中亚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来到罗布荒原。这荒凉一隅比当时欧洲的一些国家还要大,当地居民自称“罗布里克人”,也就是罗布人,清朝册封的五品伯克统辖着他们。普尔热瓦尔斯基沿着塔里木河尾闾紊乱的水系,深入到荒原的南方,这里就是国际地理学界相当知名的“中亚地中海”──罗布泊。

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船队经过伊列克河,河岸上不时可以见到萧条零散的罗布人村落。航行终点的那个罗布人首府,是个叫“阿不旦”的、从未被标示在地图上的渔村。普尔热瓦尔斯基到来时,罗布人的世袭伯克叫昆齐康,他已年逾花甲。这是罗布人与他们的领主第一次为外人所知。这也是阿不旦第一次见于记载。

1896年,瑞典青年斯文·赫定追随普尔热瓦尔斯基的踪迹,乘独木舟沿伊列克河寂寞的河道直抵阿不旦。阿不旦的居民们事前已经知道有外人来访,倾村簇拥在码头上。赫定凭普尔热瓦尔斯基探险记中的照片,一眼就认出了人群中的昆齐康。赫定在阿不旦作了细致的调查,得知罗布人世代逐水域而居,在荒原上迁徙不定。

赫定是位眼力非凡的考察家,但他没有发现,看上去繁荣兴盛的阿布旦正面临着100多年来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他还带走了一个问题:“阿不旦”这个地名究竟是什么意思?

责任编辑 / 刘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