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桫椤王国”
贵州赤水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1年第02期 作者: 买国庆 

标签: 赤水市   生物地理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贵州省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黄果树瀑布、织金洞和梵净山,在黔北赤水市境内,还有一座鲜为人知的、神秘的“桫椤王国”——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作者在考察当地昆虫的过程中也对桫椤进行了仔细的探寻。
保护区内桫椤密布

“这就是桫椤!”老刘的声音把我从遐想中唤回。抬眼望去,只见一株4、5米高的大树,树干有碗口粗细,枝叶细长呈扇形排列着。稍微退后一点儿再看它的全貌,伞盖大的树冠犹如孔雀开屏一般散开来,十分优美。我立刻端起照相机,拍下了第一张桫椤的倩影。这次假给《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一书拍照之机,能够有机会深入这个神奇的桫椤王国进行一次跨越千万年的寻古探幽,心里也不禁有几分激动。

V形谷中独特的湿热环境为桫椤

和其他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转眼之间,我们一行人在向导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了保护区的核心地段。5月的贵州高原凉爽宜人,而这里却让人感到潮湿和闷热。向导刘工程师告诉我们:“桫椤保护区的核心刚好位于一个V形谷中,地形相对封闭。这里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温度偏高,因此就形成了这种与贵州高原其它地区截然不同的湿热型小气候。”

进入核心区的密林深处,更仿佛置身于西双版纳或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之中。这里虽然没有参天的古树,但各种植物的生长密度都非常之高,满眼尽是郁郁葱葱的常绿树种,阳光几乎找不到什么缝隙钻进森林里来。在同纬度地区,尤其是在贵州高原上,这种具有南亚热带色彩的景观非常少见,正是由于独特的湿热小气候和人为影响较少使这里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科学家将这块具有特殊保护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称为“南亚飞地”,最可贵的就在于它基本保持了原始的“本底”状态。也就是说,桫椤保护区现在的环境与它的古环境十分近似,近似的年代可以一直追溯到恐龙生活的侏罗纪。

贵州省境内瀑布众多,就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可观赏到飞流直下的景致。

桫椤,又称树蕨,是一种古老的蕨类植物。其种群在1亿8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曾十分繁盛,与恐龙家族同生共荣,是当时地球上生物的标志性种类。作为大型爬行动物的重要食物,桫椤曾造就了地球生物史上极其辉煌的恐龙时代。但是,在侏罗纪以后,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过第四纪冰川的侵袭,地球上众多的生物纷纷灭绝,连不可一世的恐龙家族也永远地成为历史。然而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这个V形谷,由于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海拔较低,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超过千米,竟让一部分桫椤奇迹般地躲过了第四纪冰川的严寒而幸免于难。

责任编辑 / 马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