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花瓷:大唐之釉

蓝白之变
白色与蓝色条纹交融,渐变的色彩显得自然而随意,充满写意之美。这种气韵天成的花色斑点,正是大唐花瓷的独特釉色。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柳叶氘
白色与蓝色条纹交融,渐变的色彩显得自然而随意,充满写意之美。这种气韵天成的花色斑点,正是大唐花瓷的独特釉色。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柳叶氘
建国初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罕见的唐代瓷质腰鼓,鼓身呈长圆筒形,两头粗、腰身细,通体施以古朴典雅的黑色釉。最令人惊叹的,是鼓身上一片片乳白、蓝色斑块状“窑变”花纹,随性潇洒,大气浪漫。

唐代主要花瓷窑址一览
“窑变”是指制瓷开窑时,形、质尤其是色、彩方面出现的出人意料的奇特变化。“窑变”生成的瓷器,虽有着珠光般绚烂美丽的外观,在历史早期却往往被视为不祥的“妖物”。所以唐初各大窑址虽百花齐放,却一直都老老实实承继着“南青北白”的单色釉格局。是谁这么大胆,竟然将历来视为“妖物”的“窑变”,化为装饰,涂抹在很可能供给御用的腰鼓上?
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件唐瓷腰鼓的产地来源仍然是个谜。唯一的线索,是唐代南卓《羯鼓录》中的只言片语:“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当年,唐玄宗和宰相宋璟论起当时一等一的腰鼓来源地时,曾有过这样的论断。
“石末”显然是石质,而“花瓷”则更贴近故宫所藏的唐瓷腰鼓的形容。这唐瓷腰鼓上看似随意的涂抹,确如“花”般绽放,新颖独特。而“鲁山”,便是揭开花瓷腰鼓秘密的最重要提示。
责任编辑 / 马赛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