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上良渚“魂”

良渚先民崇玉、用玉。图为良渚文化最高等级墓地反山王陵出土的玉钺。钺是权力的象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雕刻有神像的良渚玉钺。它出现在良渚王的大墓中,说明在最高政治层面,军权与神权是合二为一的。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动脉影
以玉琮象征神权,以玉璧象征财富和财权,以玉钺象征军权和王权
1986年,浙江省的考古人员在杭州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区的西北处,清理出11座良渚文化大墓。其中,一座编号为M12(M12即第12号墓的考古学用语,下同)的墓葬,随葬有大量的玉器、石器和嵌玉漆器,若以单件计,数量多达658件。用玉石做成的琮、璧、钺、豪华权杖的玉端饰、成组半圆形饰、三叉形器、冠状器、成组锥形器、环镯、各类端饰、多种穿缀形式的管珠……密密匝匝,有序地堆积出一座“珠光宝气”的地下“灵殿”。
这是后来被定性为良渚文化最高等级墓地的反山王陵。埋设墓葬的巨大高土台,是由人工营建而成,被誉为良渚的“土筑金字塔”。良渚社会对玉石的推崇和挚爱,由M12的主人——这位良渚文化早期“王”的随葬玉器,可见一斑。
大量证据表明,早在良渚文化的初始阶段,就一步到位创造了神像(即在玉器上经常可见的神人兽面纹)和成组玉礼器系统。在高等级的王族墓地和贵族墓地中,他们以玉琮象征神权,以玉璧象征财富和财权,以玉钺象征军权和王权,另有各类权杖、玉头饰,以及主宰玉器的神像信仰。这些玉器被用来标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维系社会政权组织的有序控制和运行。良渚的统治者——王、王室成员和权贵,则通过玉礼器系统,来达到对神权的控制,以及对王权、军权和财权的垄断,以此体现王权神授的统治理念。可以说,玉文明是良渚文明模式的重要特征。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并不只有良渚先民迷恋玉器,玉文化原本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早在距今八千多年以前,以玦饰(一种环形有缺口的玉器)为代表的玉文化,就在东北亚地区形成。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以玦饰、弯条形器、匕形器等为组合的成组玉器。很快,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耳饰,玦饰向四方传播和扩散。距今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出现和发展了玦饰。大约一千年后,北方的红山文化也迎来了玉文化的高潮。红山文化是东亚地区第一支以玉来表现宇宙观和宗教信仰的玉文明。与此同时,在长江下游,凌家滩文化、崧泽文化的玉文化也开始蓬勃兴旺,拉开了玉器时代的序幕。
责任编辑 / 郭婷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