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皇帝家的地基长啥样?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紫禁城这样一座大城是怎样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
老百姓家盖房子,首先得打地基,而这种大型宫殿建筑的营建,则必须勘测风水、选定位置,待正式进入施工环节,第一步才是“动土平基”。北宋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规范《营造法式》一书讲到:“凡开基址,须相视地脉虚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看看地面是否坚实,原土基址有没有大面积沙质或渗水土层。如果原土不实,有冻土或地面沉降,施工后将会对整体建筑造成很大影响。
皇宫的地基长啥样?以前没人见过,民间传闻,为防有人从地下偷潜进宫,皇帝下令将整个皇宫的地基造了数十米深,上面是三横三纵的海墁条石,下面是几十米厚的碎砖灰浆,这种说法流传颇久。解放后长期担任主管古建工作副院长的单士元先生,在《故宫札记》中则认为:“故宫地基均属满堂红夯土基,深一般达二米多,古代之三合土夯基,其坚硬经镐锹亦难削其平。”
所谓“满堂红夯土基”,是说紫禁城区域内整体地基都是经过人工夯实的,而非以单体建筑为单位打造,因为满堂夯土,所以叫“满堂红”,也叫“一块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单先生的说法被视为故宫地基状况的定论。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