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订纸 为“个性”而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07期
张大千的“旧纸”箱
2016年春,香港,中国嘉德拍卖会现场。一只斑驳地贴满了航空标签的破旧长方木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箱子上,隐约可见红漆写下的编号“26”。封条残存的一角,还有隽秀的手写字迹:“旧纸”。这场拍卖,是嘉德春拍的“谪仙馆藏大千自存旧纸”专场。木箱中,装着民国画圣张大千生前收藏和订制的38卷旧纸。
1978年,张大千结束了将近三十年的海外漂泊,入住台湾外双溪畔的摩耶精舍,随身携带的诸多行李中,就有这只木箱。后来,台湾着名导演、书画鉴藏家杨凡,也就是谪仙馆主,从张夫人处得到木箱,收藏保管了数十年之久。直到这场拍卖会。
张大千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精,对纸也深有研究。这一箱子旧纸里,有珍贵的宋代罗纹纸,和不少来自日本的精品和纸。对于任何一位书画家来说,藏纸是爱好,而用纸则是刚需。所以,箱子里最能代表张大千的,还是那些为他专属订制的书画纸。

民国着名书画家张大千对纸有着很高的要求,一生爱纸、藏纸,也专门订制适合自己使用的书画纸。图为中国嘉德香港拍卖的张大千旧藏仿宋麻布帘纸,上面有经过砑光处理的清晰纹路。张大千在临摹古画时,常使用仿古纸以接近原作时代。

供图/杨兴斌/FOTOE
呈现淡赭色、帘纹疏密一致的一卷罗纹纸,背面有“大风堂”浮水印,这便是张大千以宋代罗纹纸为母本,亲自订制并参与把关的“高订书画纸”——大风堂仿宋罗纹纸。20世纪50、60年代,张大千画风转型,开始尝试泼彩画法。这种高订纸以宋代罗纹纸为母本,不但坚挺洁白,而且很能受墨,和泼彩画法相得益彰。而晚年张大千定居摩耶精舍后,出席重要场合或应酬亲友,不时要提笔挥毫,于是又订制了一种专用于此的对联纸。这种对联纸也出现在拍卖会上,有心人还能在纸上找到“摩耶精舍”四个字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