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男士的化妆包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8年第07期 作者: 朋朋 张琰敏
在“爱美”这件事上,古人下的功夫从来就不逊于今人。湖北枣阳一处叫“九连墩”的战国楚墓群,就出土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便携式梳妆盒。只不过,它的主人是个男的。
这件梳妆盒长35厘米、宽11.2米、厚4厘米,漆木材质,由两块长条形木板雕凿铰接而成。盒面用竹子皮,也就是篾青,镶成外框,再用竹皮以里的篾黄,嵌出菱形几何纹图案。盒盖和器身内部凿有不同形状的凹槽,用来放置梳妆用品——一面铜镜、一个梳头发的木篦子、一把修眉刮脸的刮刀、一盒用作基础护肤的面脂。有限的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可谓功能齐全。

极速体育网址_jrs信号直播_jrs信号直播/郝勤建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特别巧妙的设计——器盖和器身中下部各有一个可伸缩的支撑。支撑与器身连接的部分由青铜制成。使用时,只需打开梳妆盒,将上下两个支撑对接,就可承托铜镜,使梳妆盒呈45°角张开,方便拿取盒中用品。
枣阳九连墩楚墓的年代大约为战国中晚期,是夫妻异穴合葬墓。然而这件梳妆盒的所有者并非墓中贵妇,而是她的老公——那个年龄在35-40岁的“大夫”级别的男主人。可见当时的楚国贵族,不论男女,对面容仪表的修饰都十分看重,不仅早起要梳洗束发,平时也会携带梳妆盒,检查仪容仪表,随时“补妆”。在战国楚墓中发现男性陪葬梳妆盒的情况并不少见,1954年发掘的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墓主也是一位35岁左右的男人,只不过他的梳妆盒不像九连墩这件这么轻巧。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